雲瑤卻暗道不好,一下子淚流了出來,哭道:“臣妾的女兒命不好,竟是有一個盼著她死的皇阿瑪啊!”
康熙聞言頓住了離去的腳步,轉頭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雲瑤,被她話里的意思給氣到了。
“朕何時不願意讓女兒好了?泰芬的意思不好嗎?”康熙急怒道。
雲瑤看著康熙十分不可置信,也徹底怒了,她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康熙竟然還沒察覺到其中的錯。
雲瑤諷刺的說道:“泰芬公主,太平公主!長平公主!有那個好聽啊!皇上您就是不想讓女兒好過,也別把自己當做亡國之君啊!”
對於雲瑤的反擊,康熙徹底傻眼了。不怪之前康熙沒有反應過來,此時康熙在宮中與雲瑤說的多是滿語,而康熙在處理朝政的時候,大多數時間用的也是滿語。
即使康熙漢語水平同樣不錯,可是不再那個語言環境裡,康熙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所以這會兒康熙默念著‘太平公主’時間一長,想到了唐朝女帝的女兒,頓時覺得有些不妥,想到長平公主,心裡更是倒抽了口涼氣!
這滿語和漢語之間互相翻譯的時候,無論是太平還是長平,其實都可以做泰芬的譯名,不過這樣一來,聽起來就十分不妥了。
在順治年間,長平公主上書出家為尼指使由朝臣上奏之時,因為用滿語上奏,所以當時的譯名便是泰芬。而康熙因為要熟悉政務,所以當時的摺子康熙也看過。
長平公主乃是前朝崇禎皇帝的愛女,在李自成殺進皇宮之後,崇禎皇帝在自縊之前想要殺了長平,但意外之下之時砍了長平的胳膊,這樣一來,長平竟然並未死去。
不過就算如此,長平公主也是下場悽慘,在懷著五個月身孕的時候死去,想到自己竟然用這種封號給女兒,康熙就不由打了一個寒戰。
康熙知道自己的不妥之後,便也知道了為何剛才雲瑤的反應會如此大,這時候康熙也不講什麼面子問題了,想到自己的皇后剛生完孩子就要受這麼大的氣,心裡邊十分的愧疚。
連忙上前做到雲瑤身邊,想要拉住雲瑤的手,但云瑤卻躲開了,顯然是還在生氣。
康熙見了也不在意,繼續再接再厲的對雲瑤示好,道:“是朕的不好,竟然忘了泰芬的意思,不過朕之前想著女兒的名字也只有咱們兩人知道,起個寓意不錯的就好,等她成年了之後,朕再另擇封號給她,誰知竟然除了這樣的岔子!瑜兒原諒朕可好?”
雲瑤聞言態度有些鬆動,不過這件事可大可小,雲瑤並不想輕易放過這個機會。
尤其是從此事可以看出,康熙重男輕女到何種地步,這事只要康熙深想一步,就該想到這個名字的不妥,但是康熙卻出了這麼大的岔子。這只能說明康熙對於女兒根本就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