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康熙從梁九功嘴裡得知了御膳房發生的那件事,康熙覺得,春草對承鈷的人的善意,足以說明了皇后對承鈷並無什麼惡意,這也讓康熙鬆了口氣。
這也讓康熙對雲瑤有了一份愧疚,不管怎麼說,當初他借著太皇太后的名義將承鈷所在的乾西五所的事情掌握在自己手中,無疑是打了皇后的臉。可是雲瑤卻並未因此而怨恨承鈷,反而仍是寬容待人,這讓康熙心中自有另一番思量。
而如今,康熙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如今朝廷上下因為三藩的問題而焦頭爛額,康熙自然想和三藩狠狠地打一場才行!
康熙自然知道如今的情況根本不適合和三藩開戰,可康熙更擔心三藩不會給他留時間,所以康熙才有意先下手為強。
但如今朝堂上主和派的占了大多數,除了幾個康熙手底下幾個小嘍囉會在朝堂上明目張胆的支持他以外,其他的人包括圖海都不會這麼明火執仗的支持他。
這其中有兩個讓康熙側目的,一個是剛被他擼了官職的索額圖,要不是因為索額圖識趣,在朝堂上一直打著主戰派的旗號,光憑他私下裡接觸承鈷的行為,康熙都絕不會這麼輕易的饒了他,僅僅讓他罷官回家。
另外一個就是明珠了,自從那拉庶妃的事情讓康熙懷疑起了明珠之後,明珠似乎就乖覺了很多,對於康熙很多提議全都贊同,為康熙搖旗吶喊。康熙見到這種情況,自然也不會對識趣的明珠做什麼。
至於圖海,康熙是最不擔心的人了,從圖海這段時間的表現來說,圖海也是認為三藩的人不會忍耐太久的人之一。
只是圖海畢竟位高權重,不可能像那些年輕人一樣,在這種事情上輕易地表態。
不過康熙認為,只要自己下定決心,圖海也會站在自己這邊的,這是他和圖海君臣之間的默契。
雖說康熙知道圖海應該會堅定的站在他這邊,但他心裡難免有些忐忑。再加上帝王特有的疑心,康熙難免有些小人之心。
所以康熙想要做些什麼,將圖海進一步的綁在他跟前,就像是當初為了爭取索尼的支持,娶了赫舍里氏一樣。
康熙哪怕再厭惡赫舍里氏也不得不說,等赫舍里氏成為皇后之後,索尼的態度就鬆動了不少。哪怕索尼仍然十分奸詐的等他快要死了,才上書讓他親政這一點讓康熙十分不滿意。
康熙倒不是覺得圖海和索尼是一路人,他覺得哪怕圖海也是一個老狐狸,但好歹比索尼多了幾分忠心,康熙對圖海這一點還是比較滿意的。
康熙想到這裡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了,他把目光放到了阿克敦身上。
康熙覺得自己身子健康,等孩子大了再考慮立太子的事情也不遲,但是康熙此時卻覺得,立阿克敦為太子著實是個不錯的主意。
阿克敦降生時因為和茉雅奇是龍鳳胎,所以在朝堂民間裡,都默認阿克敦是有福氣的,對於這一點就連康熙也十分的信服,再加上阿克敦身體健康,康熙自然更覺得阿克敦是他準備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