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對她嘴硬心軟的夫君,彩玉心裡也是一片柔軟,不管如何,她如今已經有了這麼好的家人了,以前的妄想都該拋了,至於娘娘,她只能日日為娘娘祈禱,祈求娘娘一切順利吧!
雲瑤和春草此時並不知道彩玉的變化,不過若是知道了,肯定會十分為彩玉高興的。
此時宮中的雲瑤看到兩個女兒的態度,也就完全想通了,眉眼間不再含著一絲愁緒,反而十分積極的為自己女兒的想法做準備。
而康熙自然也知道了兩個女兒的想法,畢竟雲瑤也未曾想要瞞著他,畢竟,康熙還能活這麼久,至少未來幾十年,茉雅奇想要在康熙站穩腳跟,並且插手政務少不了康熙的支持。
康熙從雲瑤嘴中得知兩個女兒的想法時也是十分震驚的!康熙心裡也是有些難以接受,因為康熙心裡對女子掌權還是比較忌諱的,即使深受康熙信任的雲瑤,也自覺地避嫌,不怎麼插手朝政。
雲瑤也知道康熙的忌諱,不過雲瑤也有信心說服康熙,雲瑤勸慰道:“皇上,茉雅奇是您的親女兒,是大清的公主,她嫁到蒙古乃是下嫁,怎麼能和尋常女子相比,而且臣妾也不是說要把兩個女兒教成十分強勢的人物。
只是蒙古情況特殊,女主人也有權利執掌部落,和大清全然不同,幾位長公主的情況都是明證,咱們為人父母的,不就是希望女兒出嫁之後不會受人欺負嗎!
蒙古天高地遠,情況也十分複雜,即使皇上您心疼茉雅奇他們,可是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還不如讓他們在蒙古立足,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方式啊!”
康熙聞言很是沉默,也沒吭聲,其實康熙心裡還真是有一些糾結。不過不像雲瑤擔心的那樣,康熙並非是對茉雅奇有野心而感到頭疼,對康熙這個皇帝而言,女兒和其他的女人終究是不同的,若是茉雅奇真的在蒙古做出來什麼,康熙也絕不會反對的。
康熙糾結的是如何培養茉雅奇,不至於讓其因為實力和野心不匹配,受到傷害。還有就是康熙覺得雲瑤竟然一點都不信任他。
不過康熙對雲瑤並沒有生氣,因為康熙知道,他本身也有問題,康熙不得不承認,太皇太后的教導在他的性格上留下了很多的印記,包括太皇太后教導過他,帝王必須無情無愛!
康熙一開始也是這麼以為的,不過後來陰差陽錯和雲瑤有了聯繫,後來在赫舍里氏死後,康熙在朝臣提及立繼後的時候,康熙一下子想到了雲瑤身上,這其中到底有幾分感情的因素,只有康熙自己知道。
而且雲瑤正巧有孕,康熙也希望有一個嫡子,所以雲瑤就這麼名正言順的成了皇后。
可是這麼些年,康熙也漸漸成熟,沒有了太皇太后的影響,康熙自己摸索之下,慢慢也發現了太皇太后對他教導的偏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