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裡會有人認為,在西方傳教士獻上金雞納霜之前,中醫並未有有用的辦法治療瘧疾。
可實際上中醫對瘧疾早有治療的方法,甚至可以上溯到漢代張仲景尚有蜀漆散,他就知道蜀漆(常山苗)可以治療瘧疾,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常山含有常山鹼,具有抗瘧的功效。張仲景還有治療瘧母的鱉甲煎丸。
甚至在明代,就有一本瘧疾專著,叫做《痎瘧論疏》,該書詳細論述了各種瘧疾的治療方法。
當然可能會有人疑問,既然中醫有了這麼多的治療瘧疾的方法,為何到了康熙三十一年,康熙患病之時還需要傳教士獻藥。
這只能說當時康熙的病情太過兇險,再加上太醫院的太醫雖醫術高明,但實際上到了真正危險的時候,要說當時太醫院沒有一點辦法也不可能的,只是為了保命,根本不敢對康熙下重藥。
而當時那個法國的傳教士給康熙獻藥的時候,也是因為他為了請求康熙允許天主教在清朝傳教,才冒險一試,所幸最後成功了,康熙也藉此機會答謝法國傳教士。
康熙頒旨,即日起,允許西方傳教士在北京傳教。他讓內侍取出紫禁城內所有房屋圖,親自挑選了最大最方便的一幢,賞給傳教士們居住。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往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終於用西方醫學的敲門磚,在森嚴的紫禁城牆上打開了一道傳播基督福音的缺口。
當然這是後話了,如今有雲瑤這個變數,原本發生在歷史上的這一幕究竟還會不會發生還不一定呢!
聽了雲瑤的解釋之後,康熙也覺得真是命中注定一般,若是雲瑤沒有想著瘧疾這一回事,那他豈不是要身受病痛之苦,無法解脫了嗎?當然康熙也並不知道,就算沒有雲瑤,他也不會出什麼事。
當然康熙就算是知道了也不會對雲瑤什麼芥蒂,畢竟是雲瑤對他一片情深,還竭力避免了他的病痛之苦。
不過正在康熙感動於雲瑤的情深義重之時,忽然旁邊一個耳熟的聲音響起,說道:“皇阿瑪是不是不乖,才生病了要吃藥對不對,胤祚就比皇阿瑪好多了,胤祚可沒有生病,額娘你說是不是!”
胤祚是小孩子,對康熙夫妻兩人的對話聽明白的並不多,只是也能聽出來康熙患病的事情,結合自己的經歷,胤祚頓時腦補了康熙的作為。
康熙和雲瑤聞言對視了一眼,各自眼中都是哭笑不得,雲瑤抱起胤祚笑著說道:“你皇阿瑪就是不乖,才在外邊生病了,還需要喝好苦的藥,胤祚不要學你皇阿瑪好不好?”
胤祚聞言眼睛裡亮晶晶的看著雲瑤,一副求誇獎的樣子,奶聲奶氣的回道:“胤祚不學皇阿瑪不乖,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