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聽前半截的時候還不以為然,因為在康熙看來,胤礽即使不是皇子,也是宗室,將來在朝堂上也有一席之地,這樣的環境下,胤礽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君子,對胤礽來說並無好處。
可後半截的話讓康熙有些警醒,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讓胤礽一點也不信任自己,還瞞了自己這麼些年對赫舍里家的痛恨。
雲瑤接著道:“在臣妾看來,胤礽無非是鑽了牛角尖,忘記了您和臣妾是他的阿瑪額娘,只想著自己解決,臣妾雖覺得胤礽這樣想定然受了很多苦楚,才會這樣敏感多思,可正是因此,皇上才不能縱容,時日一長,胤礽的性子會長成何等模樣,可想而知,皇上您能接受以後胤礽和您漸行漸遠嗎?”
第五百一十六章 處置刁奴
看到康熙陷入了深思,雲瑤也鬆了口氣。說實話,雲瑤並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勸說康熙教導胤礽,因為很多時候,自己和胤礽之間身份的尷尬讓雲瑤只能當做不知道某些事情。
但云瑤發覺自己可以糾正某些一早發生的錯誤時,還是願意嘗試一番。所以雲瑤迂迴地和康熙提起了胤礽與他關係愈發不好的事情,想藉此讓康熙不至於輕易地放過胤礽。
其實雲瑤覺得,胤礽和康熙的疏遠是必然的,就連胤禘和康熙之間也漸漸有了隔閡,更遑論身份尷尬的胤礽,要知道康熙當初過繼了胤礽,可是斷了胤礽的皇位之路,要說胤礽一點也不怨恨康熙,雲瑤是不信的,而且胤礽更可能會遷怒自己和胤禘。
只是康熙一直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雖然察覺到了不對,但沒有下手解決,畢竟康熙沒有女人一樣細膩的心思,不知道該如何著手解決和兒子之間的矛盾,這也是康熙前世後宮裡有受寵生母的皇子往往和康熙關係更好的原因,畢竟有生母在康熙面前周全。
而雲瑤也知道康熙的性子並不能真正解決他和胤礽之間的隔閡,這是由如今康熙和胤礽的身份地位決定的,但是雲瑤仍然願意為此而努力,並非是真的為胤礽和康熙之間的關係考慮,而是希望康熙能正視他和胤礽等兒子之間的關係,有更理智的判斷。
雲瑤有這樣的自信,自己的兒子胤禘會是康熙最理想的繼承人,在康熙不管是理智還是情感作祟下,都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也不懼在康熙面前挑破這些事情。
雲瑤感同身受的對康熙說道:“皇上,臣妾自知和胤礽之間有些話不好說,但事情換到胤禘胤祚身上,臣妾也是一樣的想法。”
康熙聽了這話下意識的反駁道:“胤礽也叫你一聲額娘,有什麼話不好說!”不過說罷之後,康熙心裡也有些心虛,他這些年來也坐視了胤礽受到赫舍里家的挑撥對雲瑤不親近,可康熙沒想到赫舍里家竟然如此膽大包天,等康熙知道赫舍里家利用胤礽做下了什麼事後,想要後悔自己不該坐視雲瑤和胤礽疏遠,以至於最後兩人關係不親近,雲瑤對胤礽的事情也不算特別關心,要不然赫舍里家也不會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