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只是想給弟弟戴上,試試好不好看......”瑚圖玲阿辯解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盯著腳背不說話了。
繡瑜正想訓訓她這做事沒輕沒重的毛病,結果懷裡的十四突然手腳亂蹬,哭著大喊:“討厭姐姐,嗚額娘——”
教訓人的話一下子哽在喉嚨里,繡瑜的身形晃了晃,扶著竹月的手難以置信地問:“他說什麼?”
宮女們蹲下行禮,滿臉喜色地賀道:“恭喜娘娘,十四阿哥叫您額娘呢。”
繡瑜趕緊從乳母懷裡接過小十四,他掛著赤金鐲子的小胳膊小腿,怎麼看怎麼喜歡,歡喜地揉了在懷裡親昵:“好孩子,額娘可算把你養住了。”
小十四剛生下來頭兩個月,弱得叫人心驚膽戰。吃東西少不說,身子看著圓滾滾的,但不是像胤祚小時候那樣自然的白胖圓潤,而是全身浮腫,一按一個坑。
奶嬤嬤給他洗澡的時候稍稍用力,皮膚就泛起青紫的瘀痕,宮裡上了年紀的嬤嬤看了都直搖頭。直到出征前,康熙都沒敢給他起名字,生怕養不活。
那神神道道的孫自芳還是有些本事的,十四給他用針灸、按摩和藥浴的方法治了一年,越來越像個正常孩子。養到如今,皮膚脫了那層不詳的灰暗,漸漸變得白嫩起來,五官更是像足了繡瑜,也是個漂亮俊俏的孩子了。
想那歷史上的德妃,人到中年,前頭幾個孩子散的散,死的死;千辛萬苦才得了這麼一個乖巧的兒子,怎能不疼到心坎里去?
饒是繡瑜現在兒女繞膝,都忍不住抱著掉了好些眼淚。永和宮上下都得了賞錢,氣氛歡快得有如過年一般。
連內務府往來回事的太監都得了賞賜。宜妃往壽康宮請安回來,扶了宮女翠兒的手慢悠悠地往御花園去,結果在長街轉角的地方,遇到個十一二歲的小太監滿臉喜色地過來,見了她趕緊打了個千兒,卻從袖子裡落出個精美的潞綢荷包來。
宜妃掌管宮禁,見了此物不由皺眉喝問:“哪來的?”
那小太監支支吾吾,說不上來。
翠兒喝道:“主子跟前還敢隱瞞?想挨板子嗎?”
那小太監慌忙磕頭道:“娘娘明察,奴才去永和宮送東西,這是德主子賞的。”
“混帳!你當本宮好糊弄嗎?”
宜妃宮裡也是常有內務府的太監來回話的,賞銀子賞荷包,都是統一賞給有頭有臉的大太監,哪能一一分配?
自以為抓到把柄的宜妃勾起一抹冷笑:“是永和宮哪個宮女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