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瑜故作驚訝:“您既想去,何不早些開口?也免得臣妾在中間枉做小人。”
康熙不依不饒:“大膽!朕問你話呢,速速回來。”
喝,還有逼著人說這話的?繡瑜笑而未語,恰好這時梁九功進來說,晚膳已經齊備,端上來,卻不過是兩張檀木矮桌,寥寥二十來個小碟。
一個人吃二十道菜,瞧著是不少了,可是皇帝吃飯是不能超過三筷子的。原本的御膳菜單上,康熙每天的份例都是九十九道菜寫了水牌轉著吃的,因為內庫緊張,他叫裁了大半,如今這樣也不過將將夠罷了。
明明是天底下最有資格錦衣玉食的人,卻肯如此自苦。繡瑜垂了眼,沉默半晌才說:“她年輕不懂事,只知道自己苦。可凡是見過這桌御膳的人,都不會在這個時候來妨礙您。”
敏嬪患的是咳疾,肺上的病是很容易傳染的。康熙絕非冷心無情、貪生怕死之人,只是他上回出征前染病,險些拖累全軍,如何還敢以身犯險?
“呵,這話深得朕心。”康熙被她勾起心中豪情,眼中一時風雲匯聚,仿佛眼前看到不是膳桌,而是縮地千里的沙盤。二十七年邊防一觸即潰、被噶爾丹長驅直入直逼京師之辱,二十九年親征出師未捷之恥,西北邊防耗用全國民脂民膏、幾近動搖統治之殤,全部都湧上心頭。
康熙突然拿象牙筷敲了一下膳桌左上角那隻明黃地琺瑯花卉碗,在那清脆的迴響聲中暗自默念:“朕誓滅準噶爾。”
繡瑜突然有點跟不上他的思路,不知道敲碗是什麼暗示,只能試探著舀了那碗裡的一塊紅燒肉,小心翼翼地放到了皇帝面前的盤子裡。
作者有話要說:
左上對應西北對應準噶爾部落方位
第121章
康熙三十四年初, 大軍開拔一個月,前鋒營已經行進到準噶爾騎兵肆虐的漠北克魯輪河流域, 正在四面勘查叛軍的行蹤。
康熙跟噶爾丹就好比兩個蒙著眼睛的人關在一個黑屋子裡打架, 都知道對手就在身邊, 因而斂聲靜氣,屏氣凝神耳聽八方, 都希望自己成為那個搶占先機的人。
戰局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波詭, 一旦雙方相遇,即是一番驚天動地的大戰。
然而後方部隊明顯還沒感受到這劍拔弩張的氣氛,仍在慢悠悠的行進著。尤其是拖後的輜重營里有好些宗親權貴人家的幼子、次子、庶子。這些人多半血統高貴,父母祖宗赫赫有名, 真論起來個個都是皇家的親戚, 因不能承爵,家裡才托關係送進這輕易見不著血的輜重營里混個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