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瑜愣了一下,掃一眼九兒的乳母齊氏,摸摸女兒瘦削的肩膀:“承德行宮的廚子,拿手的都是些北菜,難怪你吃不下。有什麼想吃的,還是使人告訴我,叫宮女們做了出來,比外頭的乾淨。”
話音未落,外頭突然有人通傳:“太后娘娘使人送了東西來。”
來人卻是太后身邊的老人順嬤嬤,繡瑜忙叫攙起來:“怎麼是您親自來了。”
順嬤嬤笑道:“太后娘娘聽說九格格吃不下東西,特叫奴婢送了熱熱的菌絨筍子湯來瞧瞧。上次京城來人送東西,太后捎了信回去叫太子妃送幾個南邊的廚子來,如今業已到了。”
繡瑜遂笑道:“太后娘娘想到本宮前頭去了。”又摸摸九兒的頭:“你好了早些去給皇瑪麽謝恩。”
瑚圖玲阿又插嘴說:“九姐,我們叫內務府的人制了二百多盞冰燈,就等著十五晚上掛在院子裡頭,映著月亮,吃酒觀燈呢。你再不好起來,天一暖,可就沒有了。”
眾人又笑了一回。繡瑜催九兒上床歇晌,又攆了幾個小的各自回屋,才道:“本宮想在這裡坐坐,齊嬤嬤進來伺候。”
待到其他人出去緊閉房門,她才冷了聲音問:“格格既然吃不慣承德的東西,為何不早回了本宮知道?”
齊嬤嬤跪地長嘆:“娘娘,並非奴婢不盡心,只是南菜再好,可格格終究吃不了一輩子的啊!”
九兒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聽到屋內兩個乳母低聲說話。一個說:“齊氏膽子真大,虧得德主子好性兒,還願意聽她分辨。”
另一個低聲嘆道:“終究還是因為她說得在理兒,也是為格格打算。按理這話不該我們說,可德主子和太后娘娘寵愛,格格也養得太嬌貴了些。鰣魚、菌絨,這都是打一二千里地以外的地方快馬送來的金貴東西,一般親王貝勒也難尋摸到。格格吃慣了,日後去了蒙古,上哪兒尋去呢?”
“可不是嗎?六格格以前也是金尊玉貴地養著,如今已經找了幾個蒙古廚子在宮裡,專做北菜吃了。
九兒心裡微微一動,輕輕睜開眼,茫然四顧。
與此同時,西北戰場,胡家嶺匪寨後山空蕩蕩的山洞一角,堆著數百個麻袋。麻袋上烙著清軍的官印,以黃麻線束緊,果然是丟失的軍糧。
然而清軍眾人臉上都毫無喜色,看向王二麻子的目光中甚至隱隱有被愚弄了的憤怒。清軍官制的麻袋一個裝糧約半擔,這累起來的麻袋不過三四百之數,跟東路軍丟失的一萬擔軍糧相比,十不足一。為這點糧食,出動了兩位阿哥、三千人馬,跟沒找到有什麼區別?
胤禛抱病疾馳奔波半夜來到這個鬼地方尋糧,此刻只閉了眼睛呼出一口灼熱的氣,冷冷地吐出一個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