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兒子實在太多了些, 如今十三個阿哥把乾東五所、乾西五所都住得滿滿當當;十四搬過來的時候幾乎沒了地兒,他又死活不肯一個人住到偏遠的南三所去。於是就在十三的屋子後頭加蓋一座兩進小院。因為地方不夠, 兩座院子只用灌木叢與藤蔓牆略做分隔,十三後院的小花園成了十四的前院, 倒像一座統共四進的大院子裡住了兩個小阿哥似的。
因此胤禛一進書房,毫不意外地發現十四側身躺在窗前的搖椅上睡得正香,還踢翻了被子,露出身上穿的紅綾鯉魚戲蓮兜肚來。
胤禛不由嗤笑。
“四哥。”胤祥順著他的目光瞧過去, 也跟著樂了, 沒奈何地笑道,“他非說自己不困,總不肯到床上睡。”
胤禛順手解了身上的披風蓋在弟弟身上。正睡得口水直流的小孩兒下意識抱住柔軟的楊緞蹭蹭嘴, 留下一串亮晶晶的濕痕。
得,這是個屬狗的。胤禛暗自無語,轉頭去瞧鋪了滿滿一桌的字紙。
十三抄的當然是《法華經》。十四寫了一半的是兩人的功課,一份明顯是自己的字體, 只是字跡略潦草些;另一份卻是仿的十三的筆跡,解的正是《蘇秦以連橫說秦》中的名句。只是言辭鋒銳、觀點離經叛道, 字跡又仿得倒像不像,哪裡能瞞過皇阿瑪的法眼?
胤禛摸著十三毛刺刺的腦門:“還差多少?”
十三老實地說:“才抄了三十七遍。”
胤禛不由嘆息。皇阿瑪對後宮婦孺吃穿用度上是寬裕的, 於位份等級上偏偏卡得極嚴。敏嬪一無容貌二無家世,身染疾病又拖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她心裡不安,就只能拼命抓緊胤祥這個出息的兒子。
她要的哪是這百卷《法華經》,而是兒子抄經祝壽的孝順和誠心罷了。故而胤祥寫得極為認真,字體工整大小一致,三十七遍倒像一個模子裡印出來似的。
胤禛亦是無計可施。同院而居的兩個小阿哥,一個正無憂無慮地酣睡,另一個卻不得不點燈熬油以寬慰母親的心。可旁人偏偏勸不得,老十三固然可以告到康熙面前不抄這書,或是應付了事,但不孝生母,永和宮的兄姐們只怕也不會如此喜歡他。
胤禛只能拍拍弟弟的肩膀:“今兒個上午,四哥錯怪你了。但是你這樣沒個章法,得寫到猴年馬月去?”他說著挽了袖子上前去,在桌上疊放五張白紙:“瞧見沒有?同一句話先寫一式五份,比五句話寫一份再抄四遍快多了。我們部里筆帖式謄抄公文都是這樣來的。”
胤祥驚訝地瞪圓了眼睛,倒不為了這抄寫的法子,而是因為胤禛筆下字跡除了前二三十個字轉折稍微僵硬之外,其餘字體跟他寫得形神俱似。若不是親眼看見四哥下筆,他只當這是自己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