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窺伺帝蹤!這還得了?
雖然當即有小太監承認自己擦窗子時, 一個不妨戳破了窗紙。已經草木皆兵的康熙卻篤信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正在細查之際,大阿哥卻獻上一節污損的辮穗,稱是手下侍衛巡邏時,在煙波致爽殿後殿一個偏僻的角落裡拾到:“想來是您不甚遺失, 兒臣不敢自專, 特來獻上。”
康熙不置可否。遺矢辮穗的那個角落偏僻得很,卻有一棵老樹盤踞在宮牆邊,粗壯的樹枝旁逸斜出。他從來沒有去過, 但是有心人藉此偷偷出入煙波致爽殿,卻並非不可能。
明皇辮穗,除了他,就是太子在用了。
但是僅憑一截穗子, 還不好定太子的罪。康熙將信將疑之間,故意帶著人夜探東宮, 結果太子宮裡的人慌亂不已支支吾吾。掀開床幔,果然空無一人;伸手一摸被褥, 已然冰涼。
康熙冷笑一回,自有人把太子宮中內侍拖去拷問,半晌下來竟無人知曉太子蹤跡。康熙遂命胤禔:“帶人去找!”
胤禔冒險造謠,沒想到竟收到這麼好的效果,頓時喜得渾身發癢,拔高聲音應了一聲:“兒子遵命!”
康熙被他中氣十足的聲音一震,再抬頭望見他滿臉喜色,頓時氣得手抖,喝道:“回來,叫老十三去。”
胤褆一愣,手死死扣住劍柄。窺伺帝蹤的罪名可大可小,胤祥為人公平磊落,向來不搭理自己,更是隱隱對太子心存同情。康熙讓他去,只怕又存了大事化小、寬縱太子之心。
胤褆麵皮紫漲,額上青筋暴起,面露憤慨之色。
康熙見了又生一回悶氣,只是暫且按下不發。
胤祥神色凝重地從煙波致爽殿出來。康熙大半夜地把他叫去,突然命令全宮戒嚴,讓他帶五百精兵四處搜尋,如果找到太子,悄悄帶回煙波致爽殿,不得有誤。
大半夜的,二哥又做了什麼,何以要這樣大費周折?
胤祥回想剛才皇阿瑪高深莫測的眼神,和囑咐他“敬忠王事,安心辦差”時語重心長的語氣,心裡隱隱覺得不詳。
今天是四月十七,本來該是圓月高懸的日子。可惜現在澄淨的夜空中浮著一層薄薄的雲,絲絲縷縷縈繞在月亮周圍,宛若雲霞映日。天空頓時昏暗起來,他回頭眺望夜色中的煙波致爽殿,翹起的歇山式灰瓦頂像洪荒巨獸起伏的脊背,透著威嚴、神秘又危機四伏的氣息。
胤祥心中更為沉悶。他是不拘小節的直率性子,偏偏這紫禁城的波詭一浪接一浪,父子相疑,兄弟相逼,到底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