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太子為什麼臨近造反也要狠狠地坑她一把?
不管昨晚是個什麼結局,她都討不著好。
要是太子成功了,她以後肯定落不到什麼好,要是太子失敗了,女眷們又出了事。
皇帝要是信了,那她就是同謀,那甚至連家族都得搭進去。
皇帝就算不信,心愛的兒子死在了眼前,皇帝肯定是沒錯的,兒子死還好,兒子一起就算天大的錯都也就沒了。
以他的為人,必然要些人給自己的兒子陪葬,那這些心懷不軌“挑撥”了他們的人,肯定就是承擔他怒火最好的替罪羊。
這一計策毒啊,偏偏他還是明晃晃的陽謀,皇后自從知道各府女眷們被以她的名義叫進了宮,心立馬就涼了。
因為橫看豎看這都是個死局,太子純粹是拿著自己的命設計了自己,她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沒用了。
可沒想到峰迴路轉,非但女眷被這顧氏那邊毫髮無傷的救了出來,連太子也被她家侯爺給救了。
只要人沒死,經了這一遭,不用誰挑撥,聖上心裡都有個刺梗著呢,誰提起都要疼一疼。
而且就算他能摒棄前塵想再演“父子情深”,那也要看看差點死媽死老婆的滿朝文武答不答應。
現在自己就算惹了厭棄也沒什麼,她可是祭了天的皇后,沒有非廢不可的原因,那地位就是穩穩的。
她身為一國之後,又在這吃人的地方呆了數十年,手裡自然也有不少人脈。
她的人可傳了消息出來,昨晚眾人一走,聖上回了寢宮就吐了血,太醫們忙忙碌碌了一晚上才好歹保住了命,可看著也時日無多了。
這樣一來必然會考慮傳位,不管哪個皇子等了基,她都是當之無愧的皇太后。
新皇為了顯示孝道也不能對自己做什麼,她甚至要比聖上在位時自在多了。
有這一層緣故,她自然認為安遠候夫婦是自己的貴人,而且安遠候眼見著就要起來了,夫榮妻貴,她自然就對這顧氏客客氣氣的。
因此她自顧嫵一進去就態度極好,意猶未盡的拉著她說了半天話,見轉眼到了正午,又賜了宴給她,等她吃完了這才下了嘉獎懿旨,又賞了很多好東西,就送她出宮了。
她是想給更大的好處,但現在這種情況她還真做不了主,在事態未明之前她可不敢做多餘的事。
就算她是皇后,按理說嘉獎內眷也不算是弄權,可自己是繼後,又因為太子的關係,向來都只是聖上傳口諭,她用印就是,連個為什麼都不敢問。
今兒個請顧氏進宮也是聖上傳的口諭,要不然她再欣賞顧氏,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宣她進宮。
顧嫵一直被送到宮門口,她正詫異自己進宮居然真只是簡簡單單地被嘉賞了下就沒事了,就被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