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桂走了之後, 吳彩鳳才和老姐妹聊起了年貨的事。
徐香娟聽著, 偶爾搭幾句話, 雖然自家倆小孩,一個小, 另外一個更小,更小的話都不會說,但一家人總要過年, 還得計劃著怎麼過。
她結婚前要好的小姐妹後來都嫁到外頭去了,她也因為性格原因, 要好的沒幾個,姐妹都嫁出去了, 她在家帶孩子無聊, 日常是跟著自己媽做點小活, 聽些閒話,跟比自己大一輩的婦女們聊家常。
往常一年到頭家裡也沒吃過好的, 等過年, 總要犒勞自己和家人。
今年徐香娟沒有買年貨的想法,給自己媽兩三十意思意思, 蹭些年貨回家。
年貨不就吃喝穿用, 穿的沒必要那麼講究, 牛牛有瓜瓜穿剩下的,還有她新做的小衣服, 瓜瓜也給她做過幾身, 現在小孩子身體沒長那麼快, 還能再穿一兩年,至於孩子爸,前陣子去縣城買自行車的時候,也給買了兩身棉衣,當過年衣服穿完全沒問題。
他不捨得穿還被她說了幾句,衣服買來就是穿的,還非得挑日子才能穿?
整天好像不是孩子就是孩子爸,她自己很少給自己買衣服做衣服……其實她衣服家裡最多了。
基本是結婚前在家當姑娘時候的衣服,她體型沒多大變化,衣服都能穿得下,雖然她媽很反對她嫁給阿寧,但她出嫁的時候,她媽還是給她做了幾身好衣裳新衣裳,所以家裡最不需要做衣服的就是她。
外婆討論的時候,瓜瓜不甘寂寞,尤其聽到吃食,非常積極踴躍地發言,希望外婆都買來,她都想嘗嘗。
看到瓜瓜這樣,徐香娟覺得好笑,也不攔著女兒說話。
畢竟小孩子攔多了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晚上徐香娟做晚飯,炒著宮保雞丁,等差不多時間,讓瓜瓜回家去喊爸爸過來吃飯。
她家和她媽家也就四五分鐘的腳程,瓜瓜聽媽媽的話,飛快回家去找爸爸過來吃晚飯。
吳彩鳳可能因為自己弟妹鬧心了,沒有再說女婿的不是,只單純指責女兒,「從小到大就知道霍霍家裡的好東西,這雞腿肉本來是要放過年你哥姐回家吃的。」
徐香娟:「哥姐回來做新鮮的。」
吳彩鳳:「哪來新鮮的?這雞腿肉就是新鮮的!從你大姨那拿的,你大姨剛殺了就把雞腿肉給咱家,又沒放上半年,哪裡就不新鮮了?」
瞧著醬汁已經很好裹在雞肉丁上,徐香娟倒上芝麻油和花生米翻炒,「媽,要不等哥姐回來的時候,我從自家殺只雞過來給哥姐吃?」
吳彩鳳聽女兒的話,立馬不同意,「就剩三隻雞還殺,你想瓜瓜和牛牛以後吃什麼?你不吃雞蛋可以,兩個娃娃不行,雞蛋長身體,你別禍害家裡母雞。」
徐香娟:「知道了媽,你的外孫是你的外孫,你的女兒已經不是你的女兒了。」
吳彩鳳:「瞎說啥,炒你的菜去,我叫你爸回家吃飯。」
自己爸就是個閒不住的,整天這裡看釣魚那裡看殺豬,也還好自己媽知道爸的行蹤,不然都不知道哪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