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禁不住又一次嘴角上翹,素來敏感的李德全,覺著冷麵四爺今日不同尋常地平易近人。
腳踩到乾清宮的金磚,一些逸思雜想就得收拾起來,進了東次間,東牆上有面通地的長鏡,他整冠肅容後,垂首跨過了東耳殿紅色門檻。
“四阿哥到了!” 李德全溫柔地提醒正在翻看卷宗的皇帝。
皇帝抬起頭,胤禛跪在地上,正說著給聖上請安的話。
這次派他往開封賑災,是臨時起意,一當然是胤禛有這個能力辦這個差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心。皇帝想到此,心下便不自在,臉上並沒什麼表示,說:“起來吧!”
胤禛站起來,皇帝說:“這次辛苦了,坐下說話吧。”
胤禛謙讓道:“皇阿瑪跟前,哪有兒臣的座位?兒臣站著說話便成。”
皇帝沒說話,只指了指李德全搬來的圓杌,意思是讓你坐就坐。
於是坐下來,皇帝一邊看卷宗,一邊問話,他恭恭謹謹地回,說到要處,皇帝站起來,他也趕緊站起來,簡約把自己的觀點陳述,皇帝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全神貫注地聽。
這是他的父親,負手站在明黃色的書案前,挺拔英偉,氣宇軒昂,眼看要奔四十的人,可是胤禛看著,仿佛三十不到的模樣,光看外表,他們與其像父子更像兄弟。但在內在上,他自知,他們之間相差著十萬八千里,眼前的這個人,萬千大事,一手斡旋,把個風雨飄搖的新王朝經營成了現在固若金湯的盛世之邦。
他匯報結束時,皇帝不僅瞭然於胸,而且一一做好了分析,深入淺出,由表及里地作出了指示,他給出的意見,對症下藥又顧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胤禛再恃才傲世,到了他這兒,也不得不心服口服,欣然接受。
全天下,他誰都不敬佩,除了這個象神一樣的父親。
聰敏人之間說話,不需太費口舌,一方提一下,另一方就了解了。胤禛的述職和皇帝的指示都進行的言簡意賅,兩人停住話頭時,油燈的燈苗都不曾暗上一暗。
“你這一次開封之行,雖然吃了很多苦,但也不啻是一次很好的歷練。” 皇帝說。
“兒臣省得,這是皇阿瑪栽培兒臣,才給兒臣這樣的機會,兒臣感激莫名。“
皇帝點頭道:“你省得就好,機會人人有,看誰抓得住而已。”
這話說出來,頗有深意,胤禛愣了愣,似有所悟,又謝了一次恩。
皇帝回到書案後,坐下來,又拿起那部卷宗看。
胤禛頓首道:“蒙皇阿瑪訓示,兒臣如獲至寶。伏祈皇阿瑪再降聖諭,兒臣洗耳恭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