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娘三個已經在這邊落腳,日子也漸漸穩當了,我何苦來找那些麻煩?」
「就這樣挺好的,我已經習慣了跟兩個孩子過,家裡再多出個男人來,彆扭的慌。」
巧蓮身上藏著太多秘密,她可不想讓人發現。
再說了,這年月的女人地位還是很低,有幾個男人能像張文廣那樣疼媳婦?
大多數的男人,只不過想找個女人洗衣服做飯生孩子而已,巧蓮也不想當免費的保姆。
還是這樣最好,自由自在,不用每天提心弔膽擔心別人發現她的秘密。
巧娟聽了妹妹這話,張了張嘴,卻沒能把嘴邊的話說出口,「嗯,做娘的都這樣,放不下孩子。
也好,等孩子們再大一大吧,你年紀小,就算耽誤個三年五年的,也不算大,還來得及。」
巧娟話里的意思,自然也希望巧蓮再找一個,畢竟這個年月來說,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生活,實在是太辛苦了。
時候不早,巧蓮要回石嘴子,於是姐妹倆就在路邊分手,巧蓮扯著爬犁往回走,巧娟回了張家。
初三過後,巧蓮就沒怎麼再去鄉里,除了每天進山下套子打獵之外,也就是在家做點兒針線。
過了年往後天氣回暖,棉衣慢慢就不能穿了,脫了棉衣要穿袷衣、單衣。那一把火把什麼都燒沒了,不做新衣裳,難道還能讓孩子們一直穿棉襖?
年後的日子很是平靜,雖然王氏妯娌來過這邊一回,話里話外勸著巧蓮改嫁,可巧蓮沒答應,只說孩子們長大之前不想考慮,就這麼把幾個嫂子打發了。
王氏好像有些不甘心,可如今的巧蓮哪裡是以前,再不是任由別人拿捏的性子,王氏拿巧蓮沒轍,只好生氣走了。
正月二十,巧蓮接到了從青山溝那邊寄來的信。一封是鍾書記寫的,上面說既然陳家不同意立功,那這件事就再也不提了。
鍾書記在青山溝任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事情不成,鍾書記就要被調走,調到縣城去,也就是升官兒了。
鍾書記對巧蓮印象很好,把他在縣城的新地址留給了巧蓮,並且告訴巧蓮,以後要是有機會回寬甸,一定去找他。
另外,鍾書記還給巧蓮出具了介紹信,也把巧蓮母子的戶口檔案隨信寄了過來。
不僅如此,鍾書記還特意給大營鄉的書記寫了信,說明了情況,讓這邊好好安排巧蓮母子。
巧蓮拿著信,心中感慨不已,這位鍾書記還真是個好人,就為了當年的那點兒交情,對她真的是照顧有加。
如果不是石家溝那邊鬧心事太多,巧蓮就是一心想換個環境,其實留在那邊,估計日子也會不錯。
如今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斷然不能再後悔,石嘴子雖然偏僻點兒,卻比石家溝強百倍,無論如何,巧蓮也不願意再回去了。
還有一封信,是李家寄來的。李家人接到了巧蓮的信,知道巧蓮母子一切安好,總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