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接連大雨,不少路段和橋樑被沖毀,縣裡緊急調撥人手,到各處搶修,曲維揚的運輸隊,也被調過去幫忙。
經過差不多半個月的搶修,總算各處都恢復了通暢。
至於那些受災的地區和群眾,縣裡也儘量想辦法救災賑濟,災後安置的工作,在縣委的領導下,緊張有序的進行。
當然,這些事情跟巧蓮沒有太大關係,她還是照常上班,只是近期不用去縣裡學習了。
嘉康佳媛還沒開學,巧蓮上班也不用再領著孩子們了,把孩子們都留在家裡,由著他們瘋玩兒。
好在嘉康佳媛都懂事,照顧著倆弟弟還滿周全的。巧蓮每天騎著自行車來回,中午還得回來做飯,日子就這麼忙忙活活的過去。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下旬,學校里開學了,嘉康佳媛重新回去上課,這倆孩子期末考試成績都非常好,開學時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
在一大票十來歲的孩子們中間,這兩個才八歲的娃,倒是也不打怵,反而越發有勁頭,學習非常認真。
九月初,縣裡婦聯還有衛生部門傳下來指示,讓各鄉鎮的衛生工作人員,去縣裡開會學習。
主要是最近麻疹流行,再加上入秋天冷了,是克山病極易發作的時間,所以縣裡衛生部門專門組織人員去學習,宣講各類疾病防疫知識。
克山病,也是東北一種典型的地方病。
早在一九三五年,黑龍江克山爆發過一種不明原因的病症,死亡人數很多。
當時的日偽統治者怕影響移民拓荒,所以派了專家來研究這種病情。
最終認定這是一種以心肌病變為主的地方性疾病,然後就以克山這個地名來命名,叫做克山病。
克山病起病急,病情重,病人頭昏、迷亂、吐黃水,死亡非常快速,所以也被人成為「快當行」、「吐黃水病」,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
新中國成立後,東北各省都非常重視這種疾病,也派了醫學專家研究,同時組織各鄉鎮衛生部門的相關人員培訓學習。
巧蓮是大營鄉的婦女主任,同時也兼管衛生防疫工作,當然得去開會學習。
「韓叔,我明天要去縣裡開會學習,縣衛生部門又組織人去學習防疫方面的知識,明天就不過來上班了。
咱鄉里有沒有什麼文件要送的?我正好順路就給捎過去吧,就不用你專門跑一趟了。」
這天臨下班之前,巧蓮向韓書記交代工作,順便提了一下。
「還真有呢,這裡是咱鄉里統計前次水災受災情況的報告,你去縣裡,正好就捎過去吧。」
韓書記一聽,趕緊把一份厚厚的文件裝在牛皮紙袋子裡面,交給了巧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