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燕在家的時候,動不動就哭,成天就是惦記萬祿。
陳民生和王氏也是成天擔驚受怕,就怕萬祿也卷進去。
曉燕其實跟萬祿提過好幾次了,說眼下這情況,的確是不能繼續留在大安了。
不管是回大營務農,還是去東崗跟著老安家種參,都比在礦上強。
萬祿一直猶豫,畢竟他出來當工人也挺不容易的,掙的錢不少。
這要是回家務農,不吃供應糧了,往後那可就是靠天吃飯。
辛苦受累不說,萬一有個天災人禍,就得餓肚子。
今天一聽二叔說是要回來,萬祿也是有所觸動。
二叔家那可是一家三口都掙錢呢,人家都捨得回來,他還有什麼不捨得?
「爸,這事兒你讓我琢磨琢磨。」
萬祿是想跟媳婦商議一下,要是離開了煤礦,究竟是留在大營,還是去東崗。
眼下來看,大營的確不錯,那麼多的作坊都掙錢,到了年底能分不少。
不過萬祿始終擔心,萬一政策再有個什麼變化,又不讓開作坊了呢?
倒是東崗那邊,老丈人曾經說過,可以幫忙給他們落戶到公社參場,跟著一起種人參,一年也不少掙錢。
雖然大營也開始種人參了,可畢竟才剛剛開始,十年八年的還發展不起來。
萬祿覺得,倒不如領著媳婦到丈人那邊落戶比較好,有前景。
再說了,他們兩口子結婚的時候就是在外頭,這要是再搬回來,一家子攪合在一起,就怕天長日久的鬧矛盾。
還不如別處落腳安身,得空了回來看看,兄弟之間妯娌之間,還都覺得親香。
萬祿雖然沒有直接答應,但明確表示會考慮,陳民生也算鬆了口氣,連連點頭。
「嗯,你要是想明白了,我就跟你韓大叔說去。」
萬祿回來比陳民安一家容易,畢竟萬祿在這邊還有家,也就是萬祿的戶口遷回來就行了。
曲維揚在旁邊聽著,也是感慨不已,他們這些當爹的,為了孩子也真是費盡了心思。
不管兒子多大,也別管娶沒娶媳婦生沒生孩子,在他們這些人的眼裡,兒子再大也是孩子,必須為他們多操心。
「嗯,二哥這主意可行,如今這時候,大營還算安穩的,要說啊,也該回來。
那個大安煤礦我去過,也了解,說句不好聽點兒的話,條件太差了。
再者,也不是什麼太大的煤礦,煤層儲備量其實也不大。
提早準備也好,保不齊再有個十年八年的,那煤礦也就產不出多少煤了。」曲維揚幫著陳民生,敲了敲邊鼓。
「對,對,還是妹夫有見識,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兒麼?所以還是提前打算吧。」
陳民安接連點頭,他在煤礦上工作這些年了,大安煤礦什麼樣兒,他還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