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康熙也不想,如果去年給胤祚指婚,他把胤祚的成親日子往後推,也只能推到明年。一想到明年三個兒子前後腳出宮,為他們建好府邸還得給他們十萬兩,康熙就想逮著胤禛削一頓。
當初大阿哥出宮時,胤禛別嚷嚷著十萬兩安家費不包括修建府邸,內務府也不需要出這麼多錢。他不偷偷把內務府的銀錢弄去西洋,康熙也不會見著銀子眼冒綠光。
即便現在內務府有錢,康熙一想到後年選秀時得給四個兒子指婚,兩年之內辦四樁婚事,頭髮又白幾根,每天錦衣玉食,他看起來比他大一歲的裕親王年長……康熙又開始愁,“朕還沒想好。”
這是大實話。
八阿哥一丁點大的時候就要替父分憂,康熙很欣慰,同時也注意到八兒子是個人才,處事手腕和太子有一比。為此康熙讓四阿哥跟弟弟學學,被四阿哥一句,“小八是我教大的,學什麼?”問啞了。
兒子們有才,便不能隨便把他們扔進六部從基層做起,若讓他們像胤禛那般上來就是二品大員,三個兒子在朝中威望不足以壓制下層官員。
康熙問,“老四有什麼好主意?”
胤禛道,“讓小八跟著兒臣。”
據四爺多年觀察,老八是弟弟們中最聰明,最圓滑的,他若不是前世經常跟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早不知道被八阿哥繞坑裡多少次了。也難怪歷史書上太子被廢時,滿朝威武支持出身低微的八阿哥上位,放棄身份僅次於太子,只知道悶頭幹活的四皇子。
這般能人,胤禛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放心。不是想就近監視八阿哥,四爺心裡沒這麼陰暗,而是怕八阿哥出宮居住後,遇到的人多了,心思變複雜,以後走歪了。
康熙:“繼續說。”
胤禛:“七弟性格溫和,不喜交際,兒臣打算在京郊建一處養老院和一處孤兒院,由七弟監管。兒子曾問過七弟,他以後想做什麼,七弟說話時有點自卑。”
“自卑?”太子難以想像,“他一個皇子,自卑什麼?”
胤禛輕咳一聲,“事先聲明七弟說的,不是我講的。胤祐說他武功不如大哥,文采不如三哥,智商不如四哥——”
“不要臉。”康熙嘀咕一句。
胤禛裝作沒聽見,“情商不如八弟,身高不如比他小的十弟,討喜不如十三弟和十四弟,他——”
“這也能比?”太子爺也是醉了,“七弟怎麼沒提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