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咋辦?!把他當成去你店裡買水果的,拉著他多聊幾句,隨便聊,言多必失。”
“對對付,就像你經常找我胡侃套我的話那樣。”說完推開車門出去。便衣同志張了張嘴想辯解,記起去年局裡幾次掃/黃打非都是從他那兒聽出的苗頭。
兩人沒想到他們奇怪真有人買水果,人家也疑惑大晚上的居然有人賣水果。
買水果的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挑著蘋果邊問:“你們從老家來的挺早啊。”
社會青年一愣,隨後從車上下來的便衣操著濃重鄉音:“俺們過年沒回去,把店裡的水果處理掉,等人家都來上班,回去的人少了再回老家。”
“你們開車回去不就好了?”青年看似很隨意的說。
便衣道:“一大家子人,這車哪能坐下。要不要來點橘子,湧泉蜜橘再過幾天就沒了。”
“現在這社會想吃什麼水果吃不到,只要你有錢。”
社會青年幫腔:“這話你就錯了,兄弟,不騙你,這種橘子皮薄禁不起長途運輸,產量少冷存起來不划算,天再熱就壞了。要不來點?辛苦一整年,多買點犒勞犒勞自個,先吃個嘗嘗。”說著,一個橘子掰兩半給他一半。
小青年一看,果然皮薄水分大,吃到嘴裡甜如蜜,關鍵沒籽:“給我來十斤。”
“兄弟您確定?橘子吃多了上火,我們這幾天都得下鄉來賣,吃完了趕明兒再買。”
“沒事,我們人多。”小青年混不在意,又剝個橘子往嘴裡塞。兩人相識一眼,由社會青年繼續套話。
三五分鐘過後,兩人上車,繞著周圍逛兩圈才原路返回。路上,社會青年說:“我覺得他有問題,七斤多蘋果,一把香蕉,十斤橘子,少說得五六個人吃。咱們在那邊也沒聽見女人和小孩說話聲,看樣子也不是從家裡剛來,這大過年的除了你們誰這麼早上班。”
“剛才誰說殷局胡扯?”便衣瞥他一眼,“明天下午來早點,拉點進口水果。”
“我辦事你還不放心。說起來,我店裡真剩不少貴的水果。周圍小區里那幫土豪過年不在家待著,不是出國就是去三亞,搞得我又買個冰箱放著。”
“不讓你進這麼多,現在知道了吧。”便衣說著直搖頭,青年嘿嘿裝傻。
兩人第二天去的早,一箱車厘子剛賣給昨晚那個小青年,聽到有人喊買水果,兩人不想走,可是怕引起對方懷疑,只能驅車過去。
喊他們的是位中年婦女,社會青年試著用申城話跟她打招呼,結果對方聽得懂:“你是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