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燁不可置信的瞪圓了眼睛,誰再給自己傳信?誰有那能耐找人給自己傳信?
唐燁自然不可能傻乎乎的問小廝,只能看著小廝端走了那個空碗,柴房門復又被鎖上。
唐燁怔怔的拿著饅頭,琢磨著誰有那麼大的能耐?難道是雅朗?
可雅朗只和莊親王有點關係啊,一牽扯到十四王爺。雅朗可都有些犯憷了呢,他怎麼敢將手伸進九王爺府?關鍵是,就算雅朗有人脈。但自己和他沒那交情啊…
但是,除了雅朗。唐燁委實想不出還有誰會傳這句話來,總不會是十四王爺吧,人家和九王爺可是親兄弟呢…
唐燁想不明白,弘相也是完全摸不著頭腦,雅朗為什麼要如此幫這個膽大包天的女子呢?
是的,雅朗是找弘相出面去傳的話,雖然他不相信唐燁會自尋了斷,但是得以防一下萬一塞…
弘相本要推諉的,但雅朗來了句,“是不是要請四阿哥出面啊?”
如果弘曆出面了,弘相肯定得幫這個忙的,而弘曆被雅朗說服的可能性非常大,既然總歸都要出面,又何必得罪雅朗這個鐵帽子王呢?
於是,弘相便應下了,但事先申明,只傳遞無關緊要的信息,別的就免了。
不光弘相摸不著頭腦,就是九阿哥也沒想明白。
雅朗突然找了個由頭回京交考察報告書,交完報告後就找了個藉口不回西山火器營了,按計劃,雅朗還該在西山火器營再待上五天的。
其實這倒沒什麼,關鍵是,雅朗竟然遞了個摺子,請朝廷廢除商籍這一非常不合理的制度,弄得敦慶帝不住的瞅九王爺,以為雅朗是九王爺找的托。
九王爺冤啊,賣肥腸的蠢婦人沒見識,所以一知半解,但自己可是堂堂的天家子弟啊,怎麼可能會如那蠢婦一般的去認識理解商籍呢?怎麼會將商人地位低下歸咎於商籍呢…自己當時脫口而出說李真會入商籍從而影響李真的前途,其實只是想表達大清是不准官員經商的…好吧,誠如敦慶帝所說,自己是惱怒李真日後脫不了商人的身份,但自己也不會傻乎乎的要求廢除商籍啊…
再說了,要找托也不找雅朗這個二百五啊…
幸好,敦慶帝信了九王爺的冤情,在養心殿將雅朗臭罵了一頓。
因為商人的地位絕對不會隨著商籍的廢除而有什麼大幅度的提高。
要知道匠籍早在順治二年就給廢了,但是,直到今天,匠人還是被人瞧不起的。
再說了,商籍和匠籍還不一樣,匠籍是子子孫孫都得當匠人。如今在大清,這個商籍真沒什麼歧視條款,也就兩淮鹽商的子弟獨有商籍,因為得按這個給鹽商子弟分配學額啊。
但是鹽商一有錢了,都楞要子弟去參加科舉,以尋個士子身份,這怪誰啊?經商的人自己都瞧不起自己,怪誰啊?
平心而論,這一點那個肥腸店的大膽婦人還真沒說錯。
如果商籍里充滿了歧視性的條件,敦慶帝早就下旨將其廢了,總不能讓自己九哥在法理上就矮人一等吧?
要知道綠營的兵籍制度給廢了,可是敦慶帝一手促成的呢,樂籍可是在敦慶二年也給廢了呢…
所以,敦慶帝真不是被條條款款給束縛住的人。他沒管商籍真的是因為大清的商籍就是民籍啊,商人總是低人一等,那是千百年來老祖宗傳下來的思想在作怪…
但是,敦慶帝也不敢下旨大肆鼓勵經商,就是九王爺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上這種摺子。全民皆經商了,誰來種地?
黃金是好,但能當飯吃嘛?
但是。即便是這樣,敦慶帝一登基也表態了,“朕視民商。皆屬一體。士農工商,雖各異業,皆系國家子民,理當一視。”
可是,大家還是瞧不起商人,那敦慶帝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