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太醫不管胤礽和淑賢想什麼,他只是個太醫,負責治好病就完成任務了。所以面對胤礽的質問,於太醫很淡定的回道:“奴才已叫人給太子妃熬藥去了,又有女官為太子妃針灸,所以此時太子妃已經轉危為安了。只是還望太子妃注意,以後切不可再思慮過重,以免胎兒不保的。”
脫離危險了胤礽大鬆了口氣他一邊擺手叫於太醫親自去看著藥童熬藥,一邊揮一揮衣袖繞過屏風進了內室。他得跟淑賢好好談談,怎麼也得解了淑賢的心結。胤礽是極其自信的,他認為自己只要表達了淑賢生女兒也沒什麼的想法之後(這絕對是在騙淑賢),淑賢就會打開心結的。
因此,胤礽滿是自信的來到了淑賢的床邊,他打眼一看,就驚訝了。只見淑賢這會面色蒼白無比,臉型也消瘦不已,整個人竟是給人一種油盡燈枯之相。
胤礽暗暗地罵了聲娘(於太醫的娘),這於太醫保證的好好的,可他看到了什麼?這樣還能算好麼?該死的於太醫
胤礽心疼極了,他撫摸著淑賢的臉頰,用前所未有的溫柔的聲音說道:“你看你,怎麼就病成這樣了?孤險些都認不出來了。想當初你剛進門的時候,是多麼健康啊”
淑賢這會還清醒著呢她聽了胤礽的話心裡也不好受,於是伸出乾瘦乾瘦的手來握住了胤礽的大手,滿是抱歉的說道:“都怪妾身,險些傷了孩子。”淑賢不怎麼愛說謊話,這主要歸功於現代時楊爸楊**素質教育,所以淑賢此時是真的很自責,她覺得要不是自己想東想西,又怎麼會見紅,險些傷了寶貝孩子呢?
而胤礽一見淑賢又自責上了,怕她想得太多,於是忙打斷道:“不怪你,是孤總說要兒子,給你太大壓力了。其實生男生女都一樣,就是你這胎生了女兒也沒什麼,先開花後結果,兒子總會有的。淑賢啊你別有太大壓力,只要給孤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孩子,孤就感謝你了。”
這話絕對不是胤礽的真心,他想要嫡子想的快瘋了。
所以說,胤礽說的話都是為了安淑賢心的謊言罷了胤礽是個說謊話的高手,這主要歸功於康熙的政治教育
可淑賢信了,男人的甜言蜜語她聽得太少了,上輩子就沒戀愛過,這輩子也只有胤礽一個男人,可不就是胤礽說什麼她就信什麼嗎?
可惜胤礽好心的謊言卻沒說到點子上,淑賢其實更憂心的是她的親生孩兒那註定悲慘的未來。這會不是坑爹,而是爹坑兒啊有胤礽這個廢太子的爹在前面杵著,淑賢的孩子能有好麼?
現在淑賢真的懷上孩子了,那一腔的母愛使得她之前的想像全不成立。什麼生了女兒嫁了人就能脫離廢太子阿瑪的身份了?怎麼可能?胤礽要是不被廢的話,將來就是大清之主。那她的女兒就是固倫公主的身份,誰也別想欺負她。
可胤礽被廢呢?那就是廢太子的女兒,高不成低不就的,也許處境還不如一個光頭阿哥的閨女好呢?到時候八成還要嫁到蒙古聯姻去,誰知道那些蒙人如何對待她的女兒呢?廢太子的女兒啊,過得好不好有誰關心?京城這邊又有誰能給廢太子的女兒撐腰呢?
這還只是生女兒,若是生個兒子,那更是比弘皙的威脅還大,保不准就要被人秘密害死了。誰讓他是正經八百的嫡子呢?漢族的讀書人可最認這個。
淑賢以往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她認為自己就像歷史上那位太子妃一樣只能生一個女兒,女兒又不像兒子那麼有威脅,將來嫁了人也就脫離了胤礽所賦予的悲慘命運了。
可等她真正的懷上了孩子,感受到了肚子裡的寶寶從受精卵一點點長大,感受到小肚子一點點的凸起,感受到孕期大多數女人都有的孕吐症狀。她才一點點的親身明白:孩子這是她辛辛苦苦懷胎十月將要生下來的孩子即使這個孩子是個女兒,她也不忍心讓她承受那樣悲慘的、父母無力幫襯的、眾人冷眼旁觀的、或有人落井下石的命運
她不允許,也不接受
都說女人為母則強這話真的是至理名言。最起碼淑賢已經開始打算試圖改變胤礽被廢的將來了。在之前淑賢一直是得過且過,只想著夫妻和睦,享受個十七年的好日子也就完了。可她現在卻為了肚子裡還沒出生的寶寶試圖以己之力改變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