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點頭,目光幽深地望了一眼藉機溜了的程無介,才到中間的桌子上取摺子,開始做事。
盧正岐是個非常稱職的秘書閣老,他非常勤快地將待處理的摺子和文書分成了四摞:
緊急又重要的一摞,已給聖上送去;重要不緊急的放一摞;緊急不重要的放一摞;不重要不緊急的表功問安摺子單放一邊,無須處理。
左相與三爺先處理緊急不重要的,待這些辦完了,便開始處理重要不緊急的。兩人邊商量邊做事,氣氛很是融洽。
盧正岐這次去的比較久,回來後跟左相道,「聖上讓您過去。」
左相點頭,與三爺道,「奚然先去了,剩下的事兒有勞王爺和盧大人。」
待左相去了宜壽宮,很少說話只默默做事的盧正岐終於忍不住開口了,「王爺今早可聽到益霽候咳嗽了」
盧正岐深感憂慮,左相呈上來的摺子上說得明白,經鄭篤初的手出去的丹藥入了京中不少達官貴人的府邸,服丹的官員不在少數。益霽候的情況,陸續會在多少人身上出現
「王爺,此事拖不得啊。」
盧正岐與內閣的其他人不同,他是科舉出身的寒門仕子,不參與朋黨之爭也未於任何一個皇子親近,有顆純澈如冰雪的報國之心。更為難得的是,他不驕不躁、明進退、識大體還不迂腐曉得變通,這樣的人才若是用得好了,便能成為如魏徵般的一代名臣。三爺認為,建隆帝慧眼識珠將年紀輕輕的盧正岐招入內閣做事,是他繼啟用左相後,在用人上做得最成功的一次。
盧正岐的珍貴,建隆帝明白,內閣這些人也都清楚,是以雖然他在內閣七人中官職最低,做的也是最繁瑣的差事,但其他的閣老從未小瞧他,三爺亦是如此。三爺希望盧正岐越來越強,只要盧正岐能強到鎮住朝綱,成為百官之表率,那君王就可高枕無憂了。
是以,對很少主動發表意見的盧正岐開口與他商量事情,三爺還是很重視的。他放下筆耐心解釋,「此事的確緊急,左相已與我商量過幾次,並尋了幾個穩妥的法子,並在恰當的時機稟聖上定奪。」
心中裝著事的盧正岐,沒聽到晟王方才地自稱用的不是「本王」,而是「我」,這是一個非常親近的稱呼了。他聽到晟王已有了打算,從早朝就一直懸著的心才算放了下來,「是正岐多慮,讓王爺見笑了。」
三爺微微搖頭,「大人一片為國為民之心,嚴晟欽佩之至。」
既然開了口,盧正岐便借這難得的機會,向晟王討教了最近心中一直在考量的事兒,「王爺,下官想去京外歷練幾年,您覺得如何」
盧正岐二十七歲中狀元後入翰林院做了三年編修,便被建隆帝相中納入內閣做事至今,已有五載。他知道的天下,不是書本上的就是摺子邸報上的,總感覺蒙著一層布,朦朦朧朧的。他看事情總不如兩宰府和建王透徹,以前他還可以用他是最年輕的閣老安慰自己,今年僅二十歲的晟王入了內閣,他就找不到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