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君問:「你什麼時候死的?」
另一位又問:「你怎麼死的?」
沈珍珠行的是道士禮:「陛下情深,找尋妾十多年,可惜在洛陽城二次被攻破時,妾就自盡了。」
「為什麼?」
當時人心惶惶,謠言都說唐皇兵敗身死,又說某王、某將軍有意謀反,打進城的安賊、史賊宣揚稱太子李豫、信王李倓【查】全都在戰場上被殺,宣稱唐朝被徹底滅了。她以為唐朝氣數已盡,不願意再受牢獄之災,或是新君的侮辱,一怒自盡。關在監牢中日夜擔驚受怕,好不容易盼到唐軍,轉瞬又成了泡影。這話不好聽,婉轉的說:「妾不願再受牢獄之災。」
「當初因為什麼沒帶上你?」難道是李豫故意撇下你不管?
沈珍珠幽幽的嘆了口氣:「安賊謀逆時,是崔妃從中作梗,故意阻撓。。。陛下知道此事。崔妃早亡,算是妾的大仇得報。」大敵當前,國破家亡在即,妻子還想著故意留下妾侍害死她,讓她遭遇種種不幸,我想陛下一定會為之心寒。更兼崔妃有子,又是正妻,將來若是陛下得登大寶,她是順理成章的皇后,則天皇后的餘威仍在,崔妃若是這樣心狠手辣的女人,絕無可能當上皇后。
「你如今作何打算?你兒子不日就要追封你為皇后,你要去鎮中與他團聚?」
沈珍珠沉吟了一會:「閻君容稟,數年以來妾身潛心清修,頗有所獲,如今割捨不下修行正道,也放不下夫主和兒子。請容妾身三思。」她真有些含糊,別人都說修行最好,確實挺好,當皇后也很好,但獨孤貴妃也是皇后,陛下最愛她,我去了做什麼,一邊醋著?聽趙麗妃說,帝鎮中不算宜居。如果我還在人間,現在做了寡婦太后,也只能在宮中清修,晨昏叩首,早晚燒香,為兒子祈福,現在也是一樣的。
閻君:「隨你。寫一封信給李豫。他寫信找你。」
沈珍珠嘆息道:「陛下深情厚愛,妾無以為報。只能回去為他誦經祈禱。」
寫了一封信:當初崔妃派人阻攔我,因此沒能侍奉陛下幸蜀,不幸被擒……第二次被擒後自盡而亡,雖不敢效法豫讓(給自己毀容),也做了一番巧妙的裝飾,絕不會被叛軍暴屍羞辱,陛下若為宮人收斂埋葬,妾也在其中。聽聞陛下天下搜尋妾身十多年,妾銘感五內,願陛下萬年長安。珍珠遙拜。
她的確做了一番裝飾,別的美女自盡之前都打扮漂亮點,她為了安全,給自己打扮的有點丑,把所有能證明身份的東西都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