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差點臭罵他,差點的原因是這孫子把手搭在劍上:「你們少想點事,老子就輕省了。」
那邊皇帝們人手一份《長恨歌》,看的冷笑連連,一邊看一邊瞅著在遠處摘花戴的楊玉環,還有正在大土堆上犯愁的李隆基。
竇惠:「哼,讓他修座假山,修的像個墳。」
李妙兒好奇的說:「我真沒見過人間的墳塋什麼樣。就這樣嗎?」
武則天點點頭:「再大十倍就是昭陵的樣子,拍的廣潤整齊些,就是漢墓,再小一些就是陪葬王公的樣子。」
「這假山實在不行就這樣吧,多種些樹也好看,本來我們就是鬼,我一直都以為會住在昭陵里。」長孫皇后如是說:「假山都要和奇石相配,到現在去哪兒找奇石呢。」
武曌無可奈何:「那還差地宮呢。我倒是不指望他能修造出叢林峻岭,只是不能讓他閒著。」顯而易見,李隆基如果閒下來,大概會找事兒而不是安分守己,那麼他會對誰找事兒?當然是我啊!
李隆基死活不肯下來,被曾祖父爬到山上去硬扯了下來:「看過長恨歌麼?」
「……看過了。」
「有何感想?」
李隆基:總有刁民想害朕。有完沒完了,這事兒本來要過去,為什麼又翻出來。
但話不能這麼說,他現在學會了自保的話術:「白居易的詩才上佳,寫的情真意切,仿佛身臨其境(就跟他看見過似得,他看見過啥啊)。只可惜那句『天上人間會相見』是假,『此恨綿綿無絕期』才是真。 」
劉邦信步溜達過來:「比起白居易,他弟弟的《天地陰陽交『又欠』大樂賦》更佳。」
皇帝們雖然沒看過這本沒能在書館正式出售、只由人私下傳抄,口口相傳,並配以圖冊的書,卻聽名字也大概能知道這是什麼內容。
幾個單身多年的皇帝,如李旦,差點詢問該去哪裡才能弄到。
祖宗們把詩又看了看,越看越氣:「李隆基,好好修你的假山,現在像個墳似得,連山陵都算不上,幹什麼什麼不認真,就歌舞認真!」
李隆基暗暗的瞪了一眼李誦,他的混蛋兒子竟然任由這首詩傳遍天下,難道就不為祖宗遮掩嗎!
李誦不覺得有什麼,這都是大實話,又沒瞎編排什麼。
正在這時,人間梨園子弟又給祖師爺奉上一些祭祀的大梨,如今梨園不復存在,伎樂舞者優伶也不復當年的優越,無不思念唐明皇。
接二兩三的被幾個梨子砸頭,李隆基氣呼呼的走了。
劉邦忽然深感悵然:「以前我們的祭品多到吃不過來,用來搭建高塔做遊戲。讓衛子夫一車車的拉走,換做新酒運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