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史中,有小半本是謀反。善于思考的朱元璋當然知道這一點,大明律明確規定了禁止宗教集會,巫師請神上身、兜售符水也是死罪——雖然執行起來有問題,但在想執行的時候,可以執行。
怎麼執行?對官員不信的宗教干!
馬泰奧一開始給為了安全和自保,融入主流,把頭和鬍子剃的光溜溜,穿上僧袍,假裝和尚。混了幾年之後發現不行,不好使,願意來求學的人都是為了點石成金的鍊金術。
決定轉型,僧道終究不入流,有錢,是人家座上客,能忽悠皇帝,但地位真正高的是儒生。
他改換造型,換了利瑪竇當名字,蓄法蓄鬚,開始學起儒家十三經。他極善於學習,本來就會拉丁文和希臘語,會使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到印度之後學了一些印度語,並學習了一些日語用以對日本人傳教,在到中國之前已經把中文學的很好了。
現在突擊猛進的學習儒家經典,成功把自己打造成西方大儒,憑藉他通曉而別人不知道的歐洲哲學、神學、幾何、物理、化學、印度神學,非常博學多才,傳播教授自己的知識,吸引人來跟他學習,李贄都誇他優秀。
同時制定了曲線傳教的道路,刪改聖經中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部分,包括禁止祭祖、生而有罪等,融入儒家,騰籠換鳥——將指代昊天上帝的『上帝』替代為『GOD』,希望多年之後人們提起上帝,只能想到GOD(畫十字)。
萬曆只對他進貢的西洋自鳴鐘感興趣,別的都無所謂。
皇帝們則不這麼想,他們拿到了聖經的《舊約》《新約》 ,也拿到了利瑪竇改編版的聖經,再對照著一看,硃批寫的勾勾點點,其中用心顯而易見。當年容納景教的唐朝皇帝們對此感想更深刻,回屋裡一頓翻找,歷盡千辛萬苦,強迫症發作足足翻了三天,找出來一本當年景教的教義。
又對比著看。
朱元璋一看就懂,好熟悉的套路:皇帝鼠目寸光,大臣也無知無覺嗎?
第384章
朱載垕來的時候比較好,他爹嘉靖皇帝剛好砍完了所有搭建腳手架需要的竹子料, 不需要他幹什麼。他本人雖然在後宮中沉迷女色, 上朝不多, 更是很少私下召見朝臣,可是朝政偏偏沒什麼大毛病, 一片平穩。雖然還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但也沒糟糕到他得挨揍的程度。
父子二人當年見面時的奇景,被引為笑談。
朱厚熜當時見了他, 猶猶豫豫, 不是很確定:「你是我兒子?」
朱載垕的樣貌三十多歲, 面相上看不出腎虛,只是有些空虛的樣子。「你是……先帝?」
圍觀群眾:???這其中有什麼問題嗎?要是認不出別人還情有可原, 連自己親爹都不認識?你可是三十歲時才死爹!
然後想起來當初二龍不得相見的傳聞, 哦, 這父子倆見面的頻率和朱載垕見朝臣的頻率差不多, 都是零。
朱祐樘當時正習慣性的把兒子抱在懷裡,不論厚照幾歲, 他都是心頭肉。看到這父子倆的關係非比尋常的疏遠, 不由得感慨連連。
到現在, 過去了九年。這父子倆比生前沒親近多少, 反而更添尷尬, 見了面無話可說,偏偏每天都會見面。朱元璋對此深感欣慰,顯然父子抱團對抗祖宗的事沒有發生, 朱載垕巴不得有人開口免了他的晨昏問訊,又保留下自己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