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雨的嘴唇都哆嗦了,她好想讓這個人成為自己的手下啊。
反正協議上寫好了,前半年的員工薪水都由何鈞一來付,就算花天價挖到了他,也是何鈞一掏錢。
可惜的是他意向從事的方面,與貓眼女裝的定位不符合。
秦曉雨認認真真挑選了幾個中意的設計師,告訴了人事部經理。
接下來,她仿佛收到陸續寄來的包裹似的,漸漸見到了她選中的員工。
最早到來的是一個男設計師,他第二天下午就來工作室報到了,和她殷勤地握手說:「以後我就是您的員工了,很榮幸為您工作。」
第三天也有人來,第四天就沒有了,最晚一個來的也不過是第十五天,都沒過仨星期。
貓眼工作室從一個人的孤軍奮鬥,變成了十一個人的共同奮鬥。
秦曉雨自個掏錢,請員工們一起去錦南市最好的大酒店吃了一頓飯。
大傢伙都是體面的人,說話和吃飯都挺克制的,很有禮貌,但也容易讓人感到生疏。
不像在S縣,一群年紀相仿的人吃飯,吃燒烤可以吃高端餐廳也可以,無論在哪,都是一群人推推搡搡著,大著嗓門說話。
就算有不熟的人,也很快被這樣的氛圍感染,融入其中。
成為好朋友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一起吃過幾頓飯,上過同一門課,就能掏心掏肺說起話。
或許只是大家剛認識,都害羞吧。
「祝貓眼工作室,未來掙大錢,大家一起發家致富。」秦曉雨率先舉起了酒杯。
其他人配合地與她碰杯,把杯子裡的紅酒一飲而盡。
多了十個夥伴,設計速度就快多了,幾個禮拜的功夫,貓眼工作室又做出了兩個比較特殊的服裝設計,以及秋季所有的基礎款式。
貓眼工作室都對基礎款式做出了微調,在細節和配色上,看得出別出心裁的小心思。
與此同時,貓眼女裝的門店安排也逐漸步上了正軌。
因為店鋪選址是很有講究的,秦曉雨自認不了解這些,便交予何鈞一的團隊來處理。
她是工作室負責人,雖說這事兒讓別人做了,她也應該要跟進了解一下的。
早上,秦曉雨早早地去工作室審核設計圖,修改一下不太滿意的,再找找靈感,畫幾個。
她會在工作室泡上六七個鐘頭,和設計師們交流與創作,下午四點鐘功夫去道格拉斯,看看他們對貓眼女裝的安排。
要安排的自然不止是門店,還有營銷策略、品牌文化等吸引大眾的東西。
何鈞一為她請了一個室內設計團隊,做店鋪的室內設計。
自個的店,秦曉雨勢必是要親力親為的,所以晚上她還要與這個團隊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