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漸高,村中各家女眷送早飯出來,李長庚招呼顧岳上田埂來,一道到江邊去洗手洗臉,江邊有十幾株大柳樹,正好在樹蔭下休息吃飯。顧韶韓只包他請的外村幫工的飯,其餘人都是自家送飯,家境好壞,飯碗上大致可以看得出來,不過大多還是按緊了扎紮實實地裝了一大海碗白米飯,再壓上幾塊鹹肉臘魚,加點腐乳,澆點鮮紅的剁辣椒――這是農忙時節,不吃飽吃好一點兒,哪有力氣幹活?
因著顧岳遠來是客,大姑姑還特意在他碗底臥了一個荷包蛋。
翻出來時,顧岳有些窘迫地看看李長庚,想要分半個給他,又覺得這樣做似乎更不合適,李長庚完全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大姑姑更是一巴掌拍在顧岳頭上:“快吃,我還等著洗碗去!”
休息了片刻,趁著太陽還不算高,大家還得抓緊了再幹個把時辰。不過這一輪,每伍都要輪流分出兩個人來打稻。顧岳這一伍的打稻桶,早上出來時,便由伍長李家叔爺扛了過來,此時正擺在收割過的田地中央。上寬下窄的杉木桶,開口這面,長約六尺,寬約三尺,高只二尺許,三面均內豎篾席,以免摔打稻穀時穀粒飛濺出去;打穀這一面的木板,往往要額外加固一層,並且不可過於光滑,以便於脫粒。
李長庚和顧岳排第一輪,兩人先將附近的谷堆都抱到打稻機兩側來堆好了以便於隨手取用,打稻倒無什麼特別的訣竅,不過是動手不動肩、高揚重打、每摔打一次都要記得輕輕抖動稻束好讓穀粒更快脫落而已。至於如何才是用力得當,既不至於浪費力氣,又能夠儘快將稻穗上的穀粒摔打出來,看看旁人如何做,自己再做幾次,自然明了。
李長庚一邊給顧岳示範,一邊不無自豪地說:“打穀費的是牛力,別村的男丁,一個時辰最多只能打一分田的穀子,咱們村好些人都可以打到一分半,手腳最快的差不多可以打兩分田,所以咱們村的穀子,每年都收得最快。”
脫落在打稻桶里的穀粒,積到半桶,李長庚與顧岳便抬著木桶將穀粒傾倒在籮筐里,裝滿穀粒的
籮筐則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田埂邊。
暑日漸漸當空,汗下如雨,飛揚的稻芒和著汗水一道刺人肌膚。
陸續有人收工,各挑著一擔穀粒,晃晃悠悠地回村去。
顧岳有些緊張,自己這個生手,是不是拖了後腿?他們這一伍,似乎落在後面?不過也不好四處張望,仍是埋頭專心打稻。
好在等到他們收工時,稻田裡還餘下兩三個伍不曾完工,他們這一伍並沒有落到最後面,這讓顧岳多少鬆了口氣。
鐮刀都收在打稻桶里,用稻杆蓋一蓋以免被曬得太燙了。李高升拍拍顧岳肩膀:“不錯不錯,學生伢很吃得苦。沒挑過重擔吧?先挑個八分滿,免得撞翻了反倒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