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價向來昂貴,因此湘省不少地方,都有趁著冬季農閒時往廣東去挑鹽的傳統,李家橋自然也不例外。只是近年來兵荒馬亂、土匪橫行,好些村子不敢去了,陽縣這邊,如今也就是像李家橋這樣男丁多、槍枝多的村子,還敢拉起人馬往廣東去。
村裡的男丁們,若是不走這麼一趟,總不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成丁了,可以成家立業了。
李長庚已經說好了親事,趕著成親之前,肯定要去挑一次鹽;大伯父他們急著要給顧岳成家,因此也趕著要在今年就帶他去挑鹽。
顧岳剛剛回到李家橋時,初聽到這回事,心裡還有些不太自在,疑惑著這好像是販私鹽?然後很自然想到史書上那些有名的私鹽販子,比如說唐末的王仙芝和黃巢。不過很快他便明白過來,這樣的挑鹽,委實稱不上販賣私鹽,不過是用自家土產到別人家換些鹽而已,所以民不舉官亦不究,大家心照不宣地沿習成俗了。
大伯娘手腳麻利,大伯父帶著顧岳到村長那裡登了名冊回來,半天不到,行李已經準備好,就等著打包了。
去廣東這一程,路途遙遠,自己要帶米和路菜,還要帶些到了廣東能賣上價錢的本地特產,以免放空。李家橋的挑鹽隊,每年帶的都是陽縣盛產的茶油,茶油價錢高,挑著走長路才能划算;而且李家橋每年冬天跑一次廣東,去得多了,路熟人也熟,有現成的門路可以直接用茶油換鹽,免了不少買來賣去的麻煩,兩邊也都能多得些實惠。
李家橋這邊挑油,用的都是油籮,大概因為這家什看起來就像個小籮筐,細竹篦片密密地編了兩層,里里外外都用油紙蒙得牢牢實實,上頭收口處留了個茶杯大小的洞口用來灌油進去,灌好了塞好竹塞子,塞子外頭又用油紙蒙好綁緊。整個油籮外頭,再密密地纏上草繩,放在墊了草墊的籮筐里――這籮筐比他們平時用的要小上一號,油籮周邊又用米袋、換洗衣服、薄棉被子之類雜物塞得嚴嚴實實,上頭蒙了油紙再蓋上蓑衣雨笠,穩穩噹噹,颳風下雪都沒什麼問題。
大伯母又從家裡的十幾條扁擔中,選了最為輕軟勁韌出來。
顧岳挑起來試著走了走,都覺得有些輕飄飄的,和他們平時挑的擔子完全不能比,這麼一想,臉上不由得就露出來了。大伯父隨手拍了顧岳一巴掌:“走遠路哪能挑重擔?有力氣也不是這麼亂使的。”
那邊大伯母又找了兩個老竹筒截出來的海碗粗的水壺,壺側留了一小段碗底粗細的竹青沒有打磨掉,突起的部分中間開口,塞了個軟木塞子,壺口外頭又套了一圈細絲篾編就的套子,以防塞子漏水。壺口兩側的壺身上,又各留了一小截竹青,突起來的這兩個部位,正好用來穿孔套繩子,將水壺掛在籮筐外頭,方便喝水。
先前進大明山祭祖砍柴,路上大家都是直接喝的山泉水,沒帶過水壺。這一回大伯母鄭重其事地拿出水壺來,還叮囑說路上萬萬不能喝生水吃生食,熟食也要吃自己做的。顧岳嚇了一跳,覺得這也太誇張了。昆明那邊氣候溫熱、毒蟲繁多,他們不論是走遠路的行人還是行軍的隊伍,若非不得已,都不敢飲用生水,也在情理之中,湘省到廣東這一路,應該沒有這樣草木皆兵吧?何況又是冬季,少有蟲子。
大伯父沉著臉道:“本鄉本土,吃什么喝什麼都沒有忌諱,出遠門哪裡能一樣?每年都有飲食上不注意,折在路上的。咱們村十幾年沒有在這上頭折過一個人,靠的就是這份小心謹慎。”
大伯母嘆了口氣:“長庚的姐夫家裡,就有一個堂叔爺,那年挑鹽已經快挑回來了,離陽縣就只一百五十里路,不該吃了路邊賣的冷草粑,拉肚子拉死了,只好埋在那裡,挑的那擔鹽,連本帶利,辦完喪事,差不多全填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