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笑著點了下頭,輕輕拍了拍他的背緩聲道:“敦復的長子早已入朝,卻是個讀書讀得失了靈氣的,雖有狀元之才,辦事卻最多不過是踏實認真,無功無過罷了。後頭的兩個兒子都是老來子,廷玉那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朕就特意跟他提過——學問不必太jīng,只要能考得上便也足夠,用不著什麼狀元探花的,叫他專心給朕教出個一等一的能做事的臣子來。那孩子的字,也是朕親自給他定下的,取得正是這‘衡臣’二字。”
胤祺聽得有些出神,卻是忍不住打心底里油然生出些慨嘆來。原來這一位輔佐了康雍乾三朝,甚至配享太廟香火的曠世名臣,竟是在康熙殷殷期待之下,由張英一手照著這一等一的模子苦心教出來的。怪不得兄弟都是一朝狀元探花,唯有這一位張廷玉,明明是張家此代天賦最高的兒子,卻只是中了尋常進士,更是甫一中舉便被康熙親改了庶吉士,成了替皇上起糙詔書參贊政事的一等近臣。
“前朝遺留下來的科舉,考的不過是八股文,聖人言罷了……這樣學下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算一日能得高中,又豈會知曉應當如何為官,如何為朝廷做實事?”
康熙的語氣忽顯沉重,卻又驀地苦笑了一聲,微微搖頭輕嘆道:“朕心知這樣不好,卻無力更改,也不能更改——如今滿漢矛盾本就尚未徹底消弭,江南士子之心,朕也不敢就說已盡收了。若是此時再在恩科上有何動作,斷了那十年寒窗的學子們上進之路,只怕就真要被百姓指著脊樑叫罵了……”
胤祺沒有出聲,只是雙手捧了杯茶奉給他。康熙接過杯子抿了一口,笑著揉了揉他的腦袋:“今兒說的有些多了,你還小,倒也未必就非得急著懂得這些事兒——好了,不說了,這摺子也回頭再批。來,陪朕下棋!”
第62章 驚馬
在熱河歇了一宿,次日清早,眾人便再度啟身,浩浩dàngdàng地往木蘭圍場去了。
熱河行宮離木蘭圍場本就不算太遠,正好可趕在頭晌午到達。康熙的興致頗高,不僅鼓勵大臣阿哥們各自施展本領she取獵物,更允了收穫最佳者可賞huáng馬褂一領,余者也按收穫多少各可獲彩頭獎勵。
秋獮本就是為了彰顯武力君威,自是群qíng振奮、軍容整肅。秋風卷過大旗獵獵,南可見燕山群峰,北面是一望無際的壩上糙原,叫人身處其間,竟也不由得平白生出幾分慷慨激昂之qíng來。聖訓既畢,由康熙親自將第一聲鳴鏑箭she出,這一次的秋獮,便也算是正式的開始了。
“稟主子,太子爺往西邊兒去了,大阿哥則是朝東走的。跟著太子爺和大阿哥的人數差不多,統共大概占了百官的六成,剩下的多是文官,三五成群地四處散下了。武官裡頭只阿靈阿大人、鄂倫岱大人沒跟去,阿靈阿大人領著十阿哥,四處教他she獵呢,鄂倫岱大人——奴才也不知他是打算gān什麼去……”
康熙在馬上聽著梁九功的回報,卻只是不以為意地輕笑了一聲,放鬆地催著馬繼續向前:“阿靈阿是老十的親舅舅,他不看著誰看著?至於鄂倫岱那小子,都快把他爹氣得清理門戶了,這次大抵也是憋著勁兒想得那huáng馬褂呢,不必管他——旁的阿哥們都如何了?”
“三阿哥是跟著太子的,一塊兒往西去了。四阿哥和七阿哥走的是北面兒糙場,八阿哥去了南邊兒林子,九阿哥年歲還小,又沒有人帶著,正跟張老大人逗趣兒說話呢……”
“哦——小五兒可算沒把他那個弟弟捧在手心兒里?”康熙頗有些訝異地笑了一句,又不由好奇道:“對了,那臭小子又跑哪兒折騰誰去了,朕怎麼沒聽你提起他?”
“五阿哥——五阿哥哪兒也沒去,一直繞著獵場巡查防務,說是繞一繞才安心……”
梁九功快走了幾步,低聲應了一句。康熙原本輕鬆的笑意不由滯了一瞬,怔忡了片刻,才極輕地嘆了一聲:“朕能有這麼個兒子,是朕的福報啊……走,咱們也繞一繞去,看看能不能打著什麼大傢伙!”
——
且不說這木蘭圍場裡頭熱熱鬧鬧的圍獵氣氛,胤祺領著貪láng看似悠閒地繞著四周轉圈,卻是暗地裡打點起了十二分的jīng神,巡查著獵場周圍的守備軍事——那一日的紅光始終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雖然目前尚只是一片風平làng靜,可那些個危機,卻也說不準就潛伏在眼下的哪一片平靜之下。
獵場裡頭是不能進來太多外人的,故而胤祺也只帶了貪láng一個,打扮成了侍衛的樣子,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頭護著,從不肯須臾離開半步。
胤祺帶他來的時候就曾特意問過,這七星衛中的七人專攻不同,尤以為首者最擅全局掌控。貪láng雖不過只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卻早已深諳攻守防備之道,一路上也指出了不少守備紕漏鬆懈的地方,倒是幫上了不小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