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聊了會兒天,決定開始工作,忽然有個村民走到門外,探頭探腦地往裡看。
唐德才好奇地走過去。
「有什麼事嗎?」
那人有點不好意思,抓著耳朵說:「那個……我聽人說楊家拿了國家的補助,一個月一百塊錢呢。我家也有初中生,條件困難得很,能不能給我家也批個補助啊?」
「……」
唐德才趕緊想了個藉口,把人給打發走了。
關好辦公室的門,他回過頭來說:「你看看,消息傳得有多快,估計以後有不少人都想來拿這筆錢。」
周綰綰道:「他們想要錢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別人家有,而是窮。要是生活過得好,誰稀罕那每月一百兩百的呢。」
唐德才不置可否。
「你還是太年輕,他們窮,可他們也是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知道嗎?不過你說得也對,咱們扶貧還是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老送錢是不行的,得讓他們學會賺錢,有路子賺錢。」
他早就想給村民謀點外快,只是之前人手不夠實在開展不了。
現在有機會有時間,便與周綰綰開了個小會,討論具體措施。
村子交通不便,去趟縣城都得幾個小時,去外面工作不現實,只能想辦法把外快引到村里來。
而山村盈利項目無非是那麼幾個,搞旅遊開發,建風景區。搞養殖業、種植業,或者做點手工。
前面兩項都需要大投資,時間又長,很可能三四年裡都看不到收益。
最後一項倒是方便,但問題在於,做什麼手工?
村民們只會種地,不會別的,許多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太複雜的活做不來。
會開了兩個小時,唐德才做出決定——他親自下山找項目,帶回來給村民做。
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問村民借了輛自行車,每天一到村里就去山外打聽。
如此忙到周一,他當真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唐德才在山下找到一家仿真花廠,專做絲襪花的,廠長同意他帶回來一批原材料,免費教村民做絲襪花。
等大家都熟悉了,閒下來就做,手快的一個月能賺幾十塊錢,足夠補貼家裡的生活了。
第16章
唐德才帶回來的,還有滿滿一小三輪車的貨物,與一個廠家派來的師傅。
師傅急著走,周綰綰和唐德才便先向他學會絲襪花的製作手法,讓他回去,然後自己將村民組織起來,用一禮拜的時間教會他們,最後才由各家各戶分別領了些原材料回去。
對於這件事,不是所有村民都很積極,來領活的只有十多個。
村子裡甚至還流傳著一種說法——扶貧辦想讓他們白幹活,不發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