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萱都有些吃驚,沒想到,只是開個小鋪子,太爺還要立契約。不過,她不大懂生意上的事,既然太爺這樣說,她也就這樣聽著了。
第72章 求花籃
魏老太爺特意請了自家兩位掌柜、以及交情不錯的趙老太爺、何東家幫著做見證人, 正式立了契。立契的同時就把話說得明明白白, 這鋪子,魏家一文錢不出, 也一文錢不取, 賺了賠了的, 都是姑嫂兩個的事。
魏老太爺辦得這事兒,起碼在朋友圈兒算是標新立異了。李掌柜趙掌柜都是跟著魏老太爺多少年的老人兒了,趙老太爺、何東家, 一個是親家一個是同鄉,更是親近。說起話來,趙老太爺都說, “老弟你這事兒辦的, 當真敞亮!”
何東家也說,“雖是小生意,立個契更明白。”
趙老太爺打聽,“以前我一直都說, 阿銀還是個小姑娘,她們姑嫂怎麼想起做生意來了?”
“這事兒說來不值一提。”魏老太爺就把陳萱編了帽子在鋪子裡寄賣的事,“原本是我家二兒媳編了頂那種洋式的草帽, 阿年戴著在鋪子裡打理生意,偏生有客人見著了, 非要買。這種小物件, 能有多少錢?二兒媳手巧, 就多編了幾個放在了鋪子裡。阿銀會什麼, 這些年養她長大,雖說近來學了些洋文,我看她也不怎麼上心,倒是穿衣打戴上來勁。唉呀,我也不太懂現在的小姑娘家,一頂帽子而已,咱們那時候,不都是戴老家那寬邊兒大草帽麼,又便宜又實惠。小姑娘家就跟咱們想的不一樣,唉喲,那花樣兒就多了,一會兒鑲個邊兒,一個扎朵花兒的。阿銀說樣式,二兒媳給她編,她姑嫂兩個在一處,弄了許多的帽子。那麼些帽子,家裡人哪裡帶得過來,多的就放到鋪子裡,竟也能賣出去?她們姑嫂鬧著玩兒的小玩意兒,賺不了個三塊兩塊的,我就說,你們賺了都是你們的。這可了不得了,竟要張羅著開鋪子。要是不答應,得不樂意。可咱們是生意人家,做生意,就得按咱們生意人的規矩來。雖說她們這生意不大,我也提前把醜話說在前頭,她們做不做生意,家裡不短吃喝,她們既做這生意,盈虧就得自負。賺了,是她們的本事,咱們做長輩的,不就盼著小一輩人有出息。賠了,也是她們自己兜著,做生意可不是編帽子,多編幾頂,就是賣不出去,自家人也可留著戴。做生意就得支起攤子,光房租這一項,我看她們怎麼打平吧。”
魏老太爺說著,大家都笑了。
做生意的確沒有魏老太爺說的那麼容易,先不說東單那裡的鋪面兒有多貴,好吧,魏年還是給租了個一間門面的小鋪子,可租金就得半年起付。光租金一項,陳萱魏銀都有些傻眼,她倆誰都沒料到租金這麼貴啊。魏銀同陳萱商量後,魏銀先說,“這剛立契,爸那裡怕是一個大洋都不能借給咱們。”
陳萱想了想,“那我跟阿年哥借一借。不過,阿銀,這可先說好,就是能借出來,也得給阿年哥打欠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