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幾十年的江南風景, 終於在落花時節等回了它的遊子。
渡口熙攘,許多官員富商衣著盛裝, 納頭便拜。鄭次愈臉上帶著笑意,讓他們「無需多禮」。
請安、問候、寒暄, 名利場上這一套他做的滾瓜爛熟, 大家一團和氣。一行人又請鄭次愈去金谷園吃接風宴,他從善如流。
坐在肩輿上時, 他瞧見路邊賣花的花婆,還叫人買了一串白茶花,香氣襲人。鄭次愈瞧著那白茶花,想起幼時娘親總愛買白茶花回來,叫爹爹替她簪一朵在鬢邊。
那時的春光, 一如此時明媚。
思及往事,他的笑意終於進了眼底。
金谷園的風光, 著實與京中不同, 一路行來,所見小橋流水、黛瓦馬頭牆, 娟秀可愛。而作為江南一號大鹽商的私家園林,饒是鄭次愈見多識廣,瞧見庭中高聳的紅珊瑚樹,不由得眉心微動。
宴席擺在鴻儒廳, 名流顯貴濟濟一堂,屋裡坐了三桌,院子裡還擺著四張桌。專門請了人,奏江南絲竹。人聲、蕭聲、琵琶聲,非常熱鬧。
謙讓一番後,鄭次愈在首座上坐定,耐心地聽人稟事。
江寧知府李之遙是個聰明人,談談民俗、講講趣事,不留痕跡的將江南治下的情況透露與他聽。
說了一會兒話,開席了。
侍女小廝手捧佳肴,一碟兒一碟兒傳上來,規矩很嚴。
所用餐具,華美精細。銀水火爐、金台盤、雙璃虎人杯、象牙筷……極盡豪奢。
最先上來的一果盤,桃、李、梅、杏,皆用蜜汁煮過,用琥珀色的硬糖拉成一個小花籃,盛在裡邊。花籃提手上還纏一朵小花。另一果盤裝著秋白梨、新橙、柑橘、枇杷、文官果,一層一層疊在一起,作高頂狀,極為精巧。
佳肴一碟兒一碟兒的上,滿桌碟盤。光是菜餚就有五干五濕十樣菜:金華火腿炒太倉干筍、蜜汁糖方、清燉楊妃乳、炒西施舌、素炒茼蒿、熏鵝……雞鴨魚肉更是數不勝數,端得是富貴風流。
還有三盞湯、五種酒。湯有鳳髓湯、醍醐湯、清韻湯;酒有珍珠露、荷盤香、竹葉清、芙蓉露、露華清。每一甌茶都是用自城外惠泉的水泡的,甘甜宜人。每一碗米飯都是用精心挑選之後,碾過數次的松江米煮成,香軟有嚼勁。
這樣一席吃下來,連鄭次愈都不由得感慨,江南富庶,真是「富有小四海」。
金谷園的主人顧老也陪坐在主桌上,見眾人吃得差不多了,顧老滿臉堆笑,向鄭次愈道:「鄭公,今日的飯後甜點也是特別烹製的,說不上珍饈,但有趣。有兩樣,請您試一試。」
他拍一拍手,丫鬟們立刻捧著小玉盤從屏風後繞出來。
等那點心依次擺在賓客面前,眾人不由得坐直了去看,只見玉盤上竟放著一點用金箔妝扮的糕點,金燦燦的,煞是奪目。
鄭次愈看著眼前這盤金箔千層蛋糕,切了一點嘗,原來金箔與奶油之下,是被烘的軟軟的蛋糕,還抹了各色果醬。
這種甜點,倒像是貴妃娘娘愛吃的。鄭次愈心裡閃過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