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之接過金盤送到女皇眼前,厚厚一摞字紙,筆鋒流麗奔放,女皇隨便翻了幾頁輕誦,果然江山代有人才出,頗為喜歡。
「都很好,五郎,既是你推舉出來的人,又這般出挑,莫要埋沒了,瞧他們喜歡什麼,多多賞賜。除武崇訓不算外,甲乙丙三等皆選為翰林院待詔吧。」
聽來也算理所當然的安排,可上官侍奉女皇太久,隻言片語也能明白她意中所指,心裡突然湧起一絲疑慮,遲疑望向顏夫人,果然聽她侃侃道。
「顯慶年間,高宗的目眩之症已很嚴重,瑣事皆是聖人處置,那時將好在編修《列女傳》、《臣軌》,也有一群弘文館學子在禁中侍奉,因常在玄武門等候出入,時人稱之為『北門學士』,各個二十出頭,口無遮攔,行事偏狹,可是久在聖人跟前薰陶,也有成大器者,擢升至三、四品,范履冰、劉禕之還做了宰相。」
長篇大論,說的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
太平那時還小,約略知道個影子,編書本是好事,偏有言官皮子發癢,暗示皇后與青年士子關係曖昧,故意放鬆宮禁,太平氣的不行,直通通衝上大殿,要罵言官胡說八道,卻被四哥攔住了。
上官驟然明白顏夫人一番做作所為何來,立時躬身附和。
「臣亦記得,北門學士一時佳話,更掀起文壇創作之風,長安城外,處處名山大廟,皆有士子爭相題跋,以求晉身。」
餘光瞧著太平懵懵懂懂,苦笑轉瞬即逝。
「臣請從舊例,修書這幾年,就允崔湜等出入宮禁吧。」
顏夫人頷首,對她的馴服毫不意外,更帶了一點微妙的笑意側身過來。
「聖人說,喜歡什麼就賞賜什麼,其實長久侍駕,金珠官職如在囊中。倒是今日有緣同場,才人以特優而統御眾人,好比開科取仕之座主。臣以為,允他們拜才人為座主才算得上額外嘉獎。」
這番話說的太平頭暈,什麼叫拜上官為座主?
上官名是內眷,實是內侍,雖有詩文流落在外,博得才女美名,到底是個拖過婚期,不得已幽居深宮的女郎,清清白白,憑什麼與這群攀附親貴的士子扯上關係,做他們日後吹噓,花邊上的鑲嵌?
當初李顯進京,跑前跑後操辦廬陵王府的便是宋之問,前日湖上排演把戲的又是他,雜官阿諛諂媚而已,怎麼搖身一變成了才子?還壓崔湜一頭?
她蹙了眉頭。
「夫人向來是個爽快人,為何顛三倒四起來?官場中最忌諱結黨,相爺年年操辦科考,門生遍布天下,尚且與中樞幾位郎官撇得清清白白,嘴上從不掛著『座主』二字,卻在上官頭上扣帽子?」
誰知顏夫人白了她一眼,語帶無奈。
「殿下的見識著實短淺,難怪早晚提著才人請教。」
她笑一笑,一副不屑與之爭辯的模樣,施施然舒展廣袖側向旁邊。
顏夫人多年諄諄教導武家兒孫,一手皮裡陽秋的臧否功夫爐火純青,要麼不罵人,罵起人來,針尖樣專往人心上戳,半個髒字兒不帶,就能叫人臊眉耷眼、避之不及,只是從未向太平施展罷了。
站在長棚底下等封賞的士子見吵起來了,都不敢抬頭,支棱著耳朵,左右陪坐的官員親貴也不明所以,只看太平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