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四層,第一,桓嶷直接誇了諫官敢說話,能發現問題,防微杜漸,挺好;第二,直接認慫,這事兒我有不妥的地方,還硬剛死不認錯,牽了大家的精力,耽誤了朝廷大事,我的錯;第三,做人還得有點人情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們民間“推財與弟”都要夸的,皇家也得有人情味兒,你們也得照顧一二。所以呢,我認慫,這事兒你們不能再怪我爹,也不許再拿我侄女兒說事;最後,說到底,還是因為我能力不夠,我會繼續學習,遇事謹慎,有事兒儘量想辦法,做到公私兩全,請“天下君子”以後多多幫我。
完事兒。
桓琚拍案叫絕:“這是怎麼想到的?是太子授意的嗎?”
程為一見他高興了,也笑著答:“是口授,左諭德潤色的。”
回答間,又一條消息來了,太子又發了一道教令,以後阿鸞的開支如果不夠,直接從東宮他的私庫里取,不要破壞制度。
自從長子去世之後,桓琚第一次笑得這麼輕鬆:“他今天被灌頂了嗎?去問問,近來都有什麼人去了東宮,同他講了什麼。”桓嶷的功課他天天檢查,沒發現有變化,那就是接觸的人、遇到的事有問題了。遇到的事也就是吵架,那就是人出了變故。
不多會兒,消息來了,說是梁婕妤姐妹倆去了東宮。太子披頭散髮往外跑,叫她倆拖回來塞屋裡,過不多會兒,就收拾得有模有樣出來了。還一起去了李淑妃那兒,回來太子就拎了馮遷談心。
桓琚這就有數了,笑道:“三姨的道理還是通的。”
程為一道:“也要太子自己明白呀。”心裡卻想,這先拉家常講人情再說正事掰道理,最後拐回來把事兒給結了,跟三姨剛才說您的套路真是一模一樣,他別是三姨親生的吧?
想完又覺得太不恭敬了,心裡抽了自己一嘴巴,三姨還沒太子年紀大呢。
桓琚道:“老天憐我,總算叫三郎開竅啦。”又覺得梁玉確實挺喜慶的,對程為一道:“去看看三姨回家了沒有,沒回家,你陪著回。回了,你親自去一趟梁府,告訴梁滿,不要拘束了三姨。小孩子,非要養成個泥塑木偶才好嗎?有才幹的孩子與沒才幹的,就不能一般養!她知道自己該怎麼長。”
程為一答應了下來。桓琚又說:“告訴三姨,今天勸導太子是有功的,但是我不能賞。但是這份情,我是記住了的。”太子得是天縱英明,或者是親爹教導有方,又或者是善於納諫的,聽姨媽的話變好的,這聽起來不大對。
“是。”
“跟太子的是誰?你先把他叫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