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地方怎麼看出成效呢?梁玉琢磨著,至少得打出一季糧食,豐收了,才有得說道。其餘戶口的增加啦、興修水利啦、興辦學校啦,都在其次。
這跟她的目標不謀而合。這樣一個好的機會,到哪裡找去?現在回京,又是天天打獵打球,說不定還要打打人。都不踏實,不如楣州好。她還不大放心美娘,美娘的父母都死了,叔叔楊信也死了,十歲的姑娘,有家有業也不定能守得住。自己在這裡過兩年,美娘也長大了,總能有點自保的能力。
權衡利弊,梁玉還是留了下來。唯一的缺憾是不能馬上回去見南氏,好讓母親安心。為此,梁玉打算每旬都寫一封長信,向南氏匯報生活的情況,免得南氏過份擔心。
劉、楊二夫人對她的選擇相當滿意,劉夫人道:“咱們也不必在這裡過很久,聖人將佛奴留下來,當是為了安撫楣州。”袁樵在楣縣的表現可圈可點,但是時間太短,政績也沒大做得出來,是得多干點實事才好。實職沒升,散官給了,也是對袁樵的認可。一旦做了朝散大夫,就可以蔭了袁先去太學讀書了。不過這個也不著急,袁先暫時在自家讀書也行,等回了京再進太學。或許到那個時候直接進了國子學也說不定,一步到位更好。
楊夫人也說:“辛苦你啦。”
梁玉謙遜地道:“都是應該的,就是我太淘氣,怕惹您生氣。”
殺人放火的事兒都幹了,還能淘氣成什麼樣子呢?楊夫人寬容而慈祥地道:“你的書讀得很好,琴也學得不錯,哪裡淘氣了?”
梁玉就說:“是您不與我計較,我都明白的。”真要計較,袁家幾百年的規矩,楊夫人的娘家講究也不比袁家少,一樣一樣的挑剔,絕對能讓喝茶品只知道“好喝”、“不好喝”的人氣得想打人。
兩人互相吹捧一回,劉夫人倚著憑几只管笑。吹捧得差不多了,梁玉繼續向楊夫人請教音律。楊夫人也樂得教她,與當年的吳裁縫一樣,遇著個舉一反三的學生,當老師的教得也痛快。
學了一個上午,梁玉就向兩位請了下午的假,說要出去走走。她當流放犯的時候,楣州也分給她土地了,現在雖然蒙赦,她不打算回去,楣州平了楊仕達,官府手裡的土地正多,也就沒有收回,梁玉打算親自去種種看。
楊夫人道:“何必自己去辛苦呢?”她管理家務是一把好手,經營莊園也做得,但從來沒見過當家主母自己下地的。
梁玉道:“這裡水土與家鄉不同,物種也有些差異,我從家裡帶了些種子來,須得親自看著才好。這裡有老農比我會種田,可是會跟小先生說多少就不一定了。”
楊夫人感動地道:“辛苦你啦。”
梁玉笑眯眯的:“我也就這個熟些。”
兩人又客氣了一回,等袁先過來一起用過午飯,兩位夫人要歇個晌,梁玉便出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