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最奇就在無論何時總能振作。】呂娘子更覺得梁玉是個寶貝,無論何種境地都要打起精神來拼一把,能將周圍的人都帶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里去。
兩人先繞著城裡找地方,楣州城不大,也像京城的布局一樣,坊市分離,作坊通常都開在市里。楣州的市也不夠大,由於近來官員失於嚴管的關係,坊內、街邊也會有些店鋪、小攤。袁樵現接手楣縣的事務,也兼管著這一片的地面,他的一個規劃就是讓楣州更有規矩。按他的規定,梁玉的新作坊還得開在市內。
梁玉一邊走一邊嘀咕:“這管得也忒嚴了,不好!哪怕在京城,也有偷偷在坊牆上打洞開買賣的呢。這樣哪管得住呀。”
呂娘子道:“管不住也得管一管不是?要是大家盼著向外,咱們在市里也能便宜些買到鋪子。”
梁玉與呂娘子往市里看了一遍,都搖頭:“太蕭條了。”
兵火過後,哪裡來的繁榮?楣州本就不算繁華富庶,為了守城還拆了不少房子。梁玉宅子都能拆,何況一點店鋪?而且環境也不好,如果梁玉想要在局勢穩定之後再擴大規模,市中就不合適。梁玉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呂師,咱們出城去!”
靠近楣州城的地方又寬敞又方便鄉人往來,就建在水邊上!梁玉越想越多:“楣州的河也不算少,進不了大船還進不了小船嗎?船運料進來,比車便宜。我要招的人也都是城外的,也方便她們來上工!要是困在城裡市中,每天午後才開門,還做個甚的買賣?”
呂娘子道:“那這個必得與郎君說明,還有兩位夫人,也要徵得她們的許可。”
梁玉將楣州的市集看一遍,心裡已有了另一個版本的規劃了:“呂師你看,楣州的土地不算是最貧瘠的,可是平地少,想憑種田做到‘富足’幾乎是不可能的。何不想想別的法子呢?”
她試圖也給楣州做一個規劃,像王司馬、袁樵這樣的讀書人,他們更樂於四民有序,百姓都在土地上安居樂業。可是現實不是這樣的,就像梁玉她們家,家裡種田的人手夠了,還要琢磨著讓她去學門手藝,年長的哥哥們也多少都有些技藝。
“這世上不是也有以布帛織錦聞名的地方嗎?楣州的田養活這些人是差不離了,多出來的人就不興過得好一點?”
呂娘子道:“你才提我,不可與朝廷爭農夫,勸誘農夫拋荒,現在自己又說這個了?”
“那不一樣!如果我自己干,是與朝廷爭農夫。如果是楣州官府的規劃,又另當別論了。我已經想好一個不一樣的局,就剩下怎麼跟小先生討價還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