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娘子便取笑她:“還是心軟。”
梁玉正色道:“不是。她雖然有那樣的危險,卻還沒有做出那樣的事情來。你看如今的楣州,還有土司嗎?沒有的。只要朝廷能將楣州治理好,就不會再有土司。美娘的將來,不在她自己,而在朝廷。楣州是治是亂,不在於她。若是朝廷能再派幾個能幹的官員來,也許我就不用這麼擔心,也能多一個女兒了。”
呂娘子不笑了:“是啊。”楣州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與治理不力有著極大的關係。
“新來的官員該到了吧?”梁玉忽然問道。從平叛開始,朝廷應該就想到了這方面的安排。
呂娘子肯定地說:“是!按照邸報推算,又是緊急的任命,該到了。”
楣州刺史有王司馬暫頂了,主要的官員就缺個司馬,此外原本還空著一個縣令,至少得派兩個官員。朝廷重視之下,將其餘的官員位置都補齊了。算算日子也都快到了。
梁玉道:“小先生說,這些人都是一時菁選,想來楣州的格局能夠一變了。”
不意天不遂人願,次日又傳來一個不好的消息——預定執掌鄰縣烏縣的官員病死在了赴任的途中。
此時,舊式織機上卸下了織出的第一批十二匹布。
此時,兩儀殿裡,宋奇一臉嚴肅地對桓琚道:“臣舉宋義為烏縣令。”
第112章 京城來人
宋奇為自己的兄弟操碎了心。
他如今已有了自己的一股勢力, 在京城這個藏龍臥虎的地界上算不上大, 終歸是有了。宋義、宋果兩個人與他既是同姓又是同鄉還是血緣較遠的同族, 兩人很早就與他相伴,即便有了“新人”,宋奇還是將他們兩個的前途放在了心上。
去楣州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做官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干出實績來上頭不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不假, 什麼樣的收穫就得看各人的緣法了。譬如袁樵,他但凡做出三分功來,梁玉就能讓皇帝和太子知道。在袁樵之前的歷任楣縣縣令,難道就沒有一個公忠體國想要治理好楣縣的嗎?當然有。可有人知道他們的一片苦心嗎?當然是沒有的。否則不至於讓楊仕達發展到這般大的勢力,朝廷才忽然有所耳聞。
宋義去楣州,是一個出政績的好機會。錦上添花並不比雪中送炭容易,雪中送炭難在做決定, 除此而外毫無難度。好比給一個快要餓死的人一個餅, 他會記住。對一個終日錦衣玉食的人, 想讓他記住一餐飯, 不知道要花多少心思。如今的楣州,就是一個快要餓死的人, 顯能耐。
如果不是宋果是個結巴,親民官想干出政績來需要良好的溝通, 宋奇都想把兩兄弟一起打包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