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燮是他的得意門生,理所當面的要照顧。至於袁配,他該死哪去死哪去,黃侍中不關心。
費燮見黃贊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心道,【恩師總比我想得多,既然他以為可行,那便不會有麻煩了。我只管做好刺史,保境安民。】
再次鄭重地向黃贊道別。
黃贊笑道:“去吧,去吧,京里也要準備迎接聖駕了。你呀,到了地方上多看、多聽、多學。”
“是。”
費燮因受重視,與黃贊聊了大半天,其餘雖是黃贊選拔但沒有費燮重要的人就沒有這樣的優待了。他們多半結伴而來,一同坐坐,致謝,就可以回去準備上任了。黃贊送走這批人,又抓緊擬了另一份名單,管它是不是要過年,該免的就免,該薦自己人的就該薦自己人!
現在是抓緊時間搶位的時候!黃贊有點危機感,紀申有極高的聲望,蕭司空有著資歷與勢力,黃贊總覺得自己也是不弱於人,卻又有點氣弱,得多聚攏些人他才能放心。
將名單又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黃贊第二天便在議事的時候塞進去幾個人,對名單進行了調整。蕭司空、紀申、嚴禮都是人精,看了黃贊的提議,也知道他的意思。誰不任用自己人呢?就算用的時候不是,薦完了也就打上了推薦者的烙印了。區別只在於烙印是深是淺,彼此認不認帳——多半還是會認的。
三人看破不說破,黃贊也有分寸,他算好了一張名單的比例,推薦的也都是合用之人。一個職位合用之人不止一個,他只要在幾個候選人里選出自己中意的,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同理,其他幾個人要辦什麼事情的時候,黃贊也會適時的配合。
名單擬了出來,桓琚也回來了。
~~~~~~~~~~~~~~~~~~~~
天公作美。
桓琚回到京城的時候是個大晴天。
此時離正旦已經很近了,依據往年的經驗,這是一個容易下雪的時節。這一次桓琚帶著宮眷、百官等等還京,卻是一路沒有遇到風雪。桓嶷郊迎,也免去了站在雪地里當冰雕之苦。
聖駕從太陽升起之後出發,抵達京城的時候已近日落。前面先導的儀仗、衛士先排出二里地去,袁樵夾在迎接的官員裡面,等到這些人走完,才見著桓琚的車駕。車捂得嚴嚴實實的,到了跟前才有宦官打開車門,扶下桓琚。桓琚也裹得嚴嚴實實的,皮裘將他團出個熊一樣的身材。
群臣見聖駕到來,一齊舞拜,簡單而程式化的話語裡充滿了“聖人可終於來了”的欣喜。即便沒有風雪,郊外也冷得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