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司空沒好氣地道:“你爹是氣量狹小的人嗎?有個人能接我了我的事,我是求之不得!可是那個人……恐怕還差一點火候呀!”他屬意的接班人是自己的長子,但是蕭禮在資歷上還差那麼一步,陸國丈正好頂上。
“那您為什麼要退呢?”
蕭司空道:“我們都看走眼了,今上未必不如先帝。”要不是在先帝朝末年蕭司空蜷了好幾年,這會兒可能還反應不過來。桓嶷近來這一套拳打的很有章法,老臣如果還將自己當作先帝的代理人,來“看顧”新君,就是不識趣了。退也要趁早,把後路都安排好了。
蕭禮何等聰明?一點即明。【阿爹召妹夫們回來,是為防以後調回來困難?】重臣休致恰如美人早死,給人留下的都是好印象。但是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情況就是,做不做執政,家人的仕途上還是會有一些不大一樣的。先把人調回來,免得蕭司空休致之後沒人再搭理這兩個放在外面的人。
至如讓蕭宏早點完婚,也是這個意思。蕭禮猜測,在蕭宏結婚之前,大概會先有個官職了。蕭宏已近二十歲,有個起步的官兒並不算出格。
果然,蕭司空又安排了蕭宏的官職,給嫡長孫安排進弘文館,極清貴,還就在宮裡。蕭禮猶豫了一下,問道:“那阿寶呢?”阿寶是他長女的小名,阿寶說給了袁先。如果是從現在開始做休致的安排,則阿寶的婚事也是重要的一環。阿寶年紀還不大,蕭禮有點捨不得。
蕭司空道:“出了正月,京城這些事會一樁接著一樁的。”
“是。”
“去準備吧。”
“是。”
大長公主把秋遊的事情吩咐下去,自己興趣也來了,笑吟吟過來邀丈夫選一天也出去遊玩。蕭司空才把兒子們交代完,聽大長公主如是說,笑道:“夫人,再容我幾年,我專一陪夫人。”
大長公主道:“是啊,再過個幾年,三郎諸般事務也嫻熟了,你就不用這麼忙啦。”
蕭司空道:“我讓大郎把阿宏的婚事準備起來,他也該出仕了。”
“這個事兒你定就行啦。”
“今年,把女婿們調回來吧,你想女兒們嗎?”
大長公主大喜:“你怎麼想通了啦?我就說,黃贊欺人太甚,是得把他們都叫回來!”
蕭司空只是笑。他原本計劃的退休日期是桓嶷登基後三到五年,現在則打算明年把事務都料理完之後就提出休致。在休致之前,他既要把兒孫輩安排好,更要為蕭禮做好準備。蕭禮即便不是他兒子,蕭司空也覺得蕭禮是個執政的苗子,既然如此,就得為蕭禮鋪好路。別等蕭禮進了政事堂,要跟黃贊打擂台了,左右一看,沒幫手。
至於大長公主……蕭司空心裡嘆了一口氣:【休致之後,我有的是功夫可以負荊請罪。唉。】大長公主如果知道他要休致,恐怕是不會同意的。別的事情可以勸得動她,休致卻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