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這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彆扭,皇帝這些日子以來都忙於對付北境的事,反而將查罪的事擱置下來,還自欺欺人自己是暫時沒這個精力。
只是,這心思實在不足為外人所道。
眼看著這一個多月都風平浪靜,他都快把這事兒忘了,誰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竟叫一個小小書生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所有事情抖落出來。
這下,皇室顏面何存?
皇帝眼神陰翳地盯著跪著的張清,恨不得他登時死了,將所有事情一併抹平。
可事實卻是他拿他毫無辦法。
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不一會兒,就有人來報,說跟著這張清來建康的幾個人,連夜在城中大街小巷張貼訴狀,細數陳修元和齊王的種種罪行,指責皇帝和滿朝大臣毫不作為,包庇逆賊,使鳳安十萬冤魂不得安息。
張清敲登聞鼓的事兒本就招來了全建康的注意,眼下這背後隱情揭開,涉及的又是素日作威作福的齊王。一石激起千層浪,建康城這鍋水,一下子就沸開了。
等底下人來報時,這消息已經傳遍了全城,所有人都在等著,等著看皇帝如何處置齊王。
這下,想和稀泥都和不成了。
皇帝氣得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當場駕鶴西去。
可不止是建康。這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飛到了中原各處。不消多久,大傢伙都知道了,辰陽守將和齊王勾結投敵,皇帝包庇逆賊,將此等滔天罪行瞞而不發。
第77章 長公主君臨天下(33)
建康處在天子腳下,倒還收斂些,其他地方的人可就沒那麼多顧忌了。
尤其是那些不受南陳管轄的地方,童謠、評書、詩詞歌賦齊齊上陣,書生引經據典,市井小民匯集眾家罵人之長,將整個南陳皇室罵得狗血淋頭。
還有那等心思奇巧的小販,將麵團捏成陳修元下跪的樣子,放入油鍋反覆煎炸,隨便一吆喝,就能被憤怒的路人一搶而空。
有書生藉此事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長文,矛頭直指皇帝,字裡行間的意思和張清差不多,說他不配為帝。若還繼續放任陳家坐擁天下,河山將傾。引來了一片附和之聲。
當然,整件事情也不全是唐沅的功勞。
罵皇帝這種事,她開了個頭,有的是旁人來添油加火。
事態發展到後來,南陳皇室已經引起公憤,一提起南陳皇帝,人們能想到的就只剩下個「昏庸無道」。
這下,皇帝是想逃避都不可能了。
沒法子,為了平息民憤,他只好迎頭跟齊王府槓上。齊王府背後利益鏈複雜,在皇帝勢弱的情況下,一時半會兒是無法被扳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