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程車上,楚愈忍不住感慨,自己怎麼混成了這樣,還不如夏亦寒呢,出個門都要畏畏縮縮。
倆人直奔花謝庭,去探訪一位名叫蔡淑英的老奶奶,當時顧渺說,她六七年前撞見過慕尚青和夏亦寒,楚愈就相當感興趣,現在終於得空,來親自問上一遍。
蔡淑英算是花謝庭的元老級居民,生在花謝庭,長在花謝庭,就算拆遷之後,還是時常回來,總是離不開這小破地方。
顧渺問過蔡淑英話,不過筆記做得不全,因為蔡老太本人,口齒就不清晰,還有濃厚的本地口音,大字不識一個,不能用書面溝通,聽她的口述,需要靠猜,顧渺當時就聽得雲裡霧裡,也不知筆錄交上去後,楚愈看不看得懂。
根據地址,楚愈上到街邊店鋪的二樓,蔡老太最開始,會隔三差五回來看看,後來索性就搬了回來,住在原來街區對面。
楚愈提前給她打了電話,她知道有客人來訪,於是剛一敲門,門就開了,蔡老太站在門後,請她們進來坐,她精氣神還挺好,笑起來眼睛發亮,嘴角的皺紋都顯得親切。
因為聽聞過慕尚青的往事,知道花謝庭是個「窮鄉僻壤」,居民素質普遍低下,慕尚青的鄰居,總是罵他和他媽媽是精神病,所以楚愈對花謝庭居民,雖然沒有厭棄,但也沒啥好感。
不過此刻見了蔡老太,楚愈心情好了些,她給她們泡了兩杯枸杞水,還怕不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水裡加了冰糖。
楚愈站在黃木窗前,看了一圈外面的樓房建築,花謝庭拆遷之後,重新規劃,道路鋪平擴寬,綠化提高,大大小小的生意人進來,開起了茶樓、服裝店、KTV,倒真有了現代都市的氣息,不像以前,城鄉結合部氛圍濃厚,揮都揮不去。
蔡老太就和她一起站在窗邊,絮絮叨叨花謝庭的發展史,她現在年紀大了,一個人住,時常懷舊,也沒個人聽她念叨。
現在時常有政府來的同志想了解情況,蔡老太也樂意分享,把陳年往事都挖出來,她表達得並不流暢,可能是天生口舌不好,說話磕磕巴巴,不過楚愈足夠耐心,不管她說什麼,都聽得專心致志。
宋輕陽幹完了杯枸杞冰糖,沒事幹,有點無聊,她平時說慣了普通話,蔡老太一口鄉村土音,她不大聽得懂,想認真聽吧,聽不下三句,就開始犯困,差點睡死在沙發上。
不過好在楚愈堅守住了,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她就重複一遍,引導蔡老太解釋,直到她聽明白。
兩三個小時下來,楚愈總算把蔡老太的邏輯搞清了,可以充當她的普通話翻譯。
兩人從窗邊聊到沙發,再從沙發聊到廚房,蔡老太留她們吃晚飯,楚愈便幫著她剝豆子,腦子和手完全處於分離狀態,手在開豆莢,腦子在梳理記憶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