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和方氏喜出望外,家裡頭出一半也減輕了不少他們的壓力。
沈陵落下心來,沈全拉著他跪下:「給你爺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磕頭,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孝敬他們。「
沈陵遵從地跪下,結結實實地磕在地上:「鐵娃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爺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的。」
沈陵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家裡過上好日子,才能對得起家裡的信任。
家裡的男人進屋又去談了一會兒,最後都是笑著出來的,沈老頭擔心三個兒子生了嫌隙,把厲害關係都說了一下,另外讓沈全以後要帶一帶侄兒,沈全自是樂意。
他這些年都留意著城裡的活,奈何大郎二郎年紀都還小,又沒有一技之長,他同兩個兄長推心置腹,讓兩個兄長送孩子去學點什麼,不拘什麼木匠啊,或者認幾個字,進城也能做個好一點活。
大伯母二伯母如何想他不得而知,但大伯二伯看得出來沒什麼想法了,還鼓勵他要好好讀書,光耀門楣。
一家人如釋重負,帶了好幾罈子醬菜開開心心回城裡了,回到家簡單打掃一下,一家人準備上齊府給齊老爺一家拜個年。
聽聞老太太吃過他們家酸豆角餅後很喜歡酸豆角,方氏準備了一壇醬菜給方老太太,一籃子雞蛋和幾條新鮮的魚,齊家是什麼都不缺,他們也只能力所能及給一些,雞蛋和魚是城裡比較缺的,尤其剛過個年。
齊老爺給三妞包了個紅包,給沈陵是幾本書,這當真是厚禮了,齊老爺送的是印刷本,不是人家的手抄本,更為昂貴,他知沈家困難,給紅包不如給書,總歸接下來能用得上。
沈陵給他磕頭,抱著那書,感激又感動,這兩天給他的感動太多,他忽然間很感謝老天給他這麼好的家人,還遇到了齊老爺這麼好的貴人,也許穿越,也並不是那麼糟糕。
俊哥兒這些日子又吃胖了不少,臉上肉墩墩的,過年的時候親戚人家的孩子不少,可聽見陵哥兒來了,還是比見誰都高興,屁顛屁顛地跑到前頭來,誰都沒有陵哥兒好玩!
方氏帶三妞去拜見一下老太太,三妞頭一回來這樣的宅邸,到底還小見識少,手腳都不知如何安放。
齊老爺同沈全聊了一會兒茶樓今年的安排,最後談到兩個孩子讀書的事情,齊老爺道:「咱們城裡私塾是不少,王秀才、張秀才、胡舉人的最為有名,但兩小兒啟蒙,舉人那兒還是大材小用了,我特地了解了一下,王秀才教出過四個秀才,張秀才教出過六個秀才,且張秀才年長經驗豐富,不少人都同我推薦了張秀才。」
城裡頭官家富戶多,官家會單獨請先生上門教導,江南一帶多世家,那些鐘鳴鼎食的人家,會幾家合辦一個學堂。剩下民間的私塾基本上就是城裡頭有些錢財的富商以及普通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