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終於鬆口讓他們下場了,讓他們去試明年的童生試,本想拘一拘齊子俊的,他年歲小,基礎又不紮實,但想著三個人都去了,這個便也不留了。
他們四個人,吳端和張伯禮年紀大些,沈陵今年十歲,張秀才特地叮囑他:「你學識我是不愁的,以你的水準,童生試是遲早的。不過你年歲小,容易閱歷的虧。」
沈陵肯定是想一回過的,這童生試是功名路的起點,總歸起點要站上去。不過就如夫子所說,十一歲的童生在科舉當中,年輕太小,受到的誇讚多,也容易傷仲永,正所謂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最近春種了,家裡都空不開人手,找了短工,沈老頭也心痛,恨不得自己有十隻手,權衡之下還是選擇了紡織機,誰讓紡織機更賺錢呢!
紡織機他們一天能做三十來台,第二天送出貨,如今有沈全在,這盤算起來就輕鬆多了,他把每日能做多少都給算好的,出多少貨。
他們家門前這馬車不斷,村里人如何能不知,這天底下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村里人就都知道他們家做了一個織布機,速度比尋常的快很多,就是專門做這織布機。有村里人想找他們買織布機,也有人想讓他們幫襯幫襯。
沈陵是提議可以多招一些人的,反正一個人做一個零部件,誰能看得出是個什麼東西。沈全就順勢多招了幾個勤快的村里人,一天給個工錢,比外頭做零工多一些,這不引得外頭趨之若鶩。
第026章
莊稼人全靠家裡頭那點營生過活, 農忙的時候還有得忙活, 地里沒事兒的時候大家會找點零工做做,也是一份收入啊,就在自己村裡頭能有一份好零工, 這是多好的事情啊。
沈全的堂伯一家已經幫了好幾個月了, 給他家的錢銀是比旁人多的, 沈老頭打算以成本賣他們一台織布機, 家裡的女人們織布多個營生,日子也好過一些。
沈老頭憐惜這個侄兒,吃虧就吃虧在爹走的早,家業撐不起來,他這個叔叔有心照顧可自己也有三個兒子,能做的不多, 只能多相幫相幫。
沈峰一家多有感激,兩家的妯娌走得也近,本來沈家這一支就他們兩家最親近一些, 沈峰對二叔向來是當父親敬重的, 他父親走得早,孤兒寡母若沒有二叔二嬸施捨一口飯吃, 那個時候早餓死了。
兩家關係越近,就越排擠沈小爺爺一家。除了過年祭祖和一些大酒席,平日裡也不來往,相看兩厭呢。
那頭知道沈家二房得了這麼好的營生,帶著大房沒帶三房, 幾個兒子都攛掇著沈小爺爺來和沈老頭說一說,沈小爺爺本來是不想來的,但為了兒孫,舔著一張老臉。
沈老頭心軟,可沈全不啊,他做掌柜的也招過夥計,那夥計跑前跑後,俱得是個勤快人,他招了人進來,那是要做工的,就如今招進來的,做得快和做得慢的都有,也有做的好的做得差的,但都是不偷奸耍滑,勤懇踏實人。
沈家三房那一堆,擺他面前來來回回挑,都挑不出個看得過眼的。再說了這有一就有二,這先河便就開不得。
沈全道:「小叔,咱們這兒要的是會木活的,不是那等刨兩下木頭的,咱們一天從早做到晚,累得很的,阿根幾個怕是受不住的。」
他話婉,卻也知道是說他幾個兒子懶,沈小爺爺弄個沒臉,回家去了。沈小奶奶帶著幾個兒媳婦跑他們家門前哭,哭做哥哥的不幫弟弟一家,日子過得這麼好也不看弟弟一家過得什麼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