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鷹總是比家鷹更能經受風雨。
這也是為什麼一代創下的家業,二代只能守, 三代就得敗,王繒長於亂世,時局混亂, 朝廷這樣了根本不可能開科取士,王繒相信戰亂平息後就是他的機會,果不其然,時局大定後,朝廷缺人才,他一路順暢地從秀才考到進士。
到他的兒子,天下太平,吃穿不愁,家中安排好了一切,只需安安心心讀書,王繒嘆了口氣,有好處也有壞處。
思緒又回到沈陵身上,若非他自己孩子都教不過來,王繒真起了收徒之意,就沖這般心性和毅力,必定能有所作為。
「大人,文先生來了。」門外小廝的呼喚讓王繒回過神來。
「快請進!」
王繒看到門口的人,忙站起來,尊敬道:「先生,您終於來了。」
文先生一身粗布衣裳,瞧著好似農夫,可這一身氣度卻令人不敢小覷,他笑著說道:「我收到你的來信,就趕回來了,帛言,你給我看的那個表格法很是精妙啊!」
文先生熟門熟路,自己入了座,拿起一杯茶水便咕咚咕咚灌進去。
「辛苦先生了。」王繒親自給他沏茶。
文先生擺擺手,道:「這有什麼辛苦的,快給我說說這法子!」
這些日子王繒已經在沈陵的幫助下,寫了一份表格的使用通則,王繒遞給文先生,殷切地說道:「先生,您看看若是我想推行這個法子,出這本書如何?」
文先生翻閱起來,書房中安靜得只有翻書聲,越看越覺這個法子便於記錄,能夠節省時間,看上去又清晰又簡便,王繒在這份通則當中也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說將官府的一些文書製作成統一的表格樣式,還有各種數多的公文,每年當地向中央遞總報時,數字繁多,讓人眼花繚亂,若製成表格,更好查閱。
文先生道:「能想出這個法子的,定是心思細巧,有條有理的人。這表格條理清晰,乾淨清楚楚,想這個法子能讓自己省時省力。」
王繒想了想沈陵,認可道:「這心思細巧不一定,但條理倒是真的,先生一定想不到,這法子竟然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