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放心,國家不允許善學歪的[狗頭],善學如今算是半官方的。】
【咱們國家還是老牌的助學基金更好,不愧是有底蘊的,孝原基金也做得很好。】
-【你們可能不知道,幾百年前,這是一家。】
-【真的嗎?善學基金和孝原獎是一家???】
立即有微博大v根據熱度,發了一片慈善的前世今身。
【善學助學金上熱搜素,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善學、孝原如果歸根溯源其實是一家,孝原獎、孝原獎學金是後來從善學中分立開來的,很多人都學過歷史,知道沈陵熱衷慈善,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大善人,姓齊,善學就是沈陵和齊家一起創立的,最初就只在南京,被稱為沈齊助學慈善……發展到後期,最鼎盛的時候有一年科舉,南京十五名進士,八名都是被助學慈善資助過的,所以沈陵的評價才會這麼好,受過他的資助,都會自稱他的學生。
再說回慈善,沈齊兩家做慈善,一做就是很多年,中間自然分道揚鑣過,慈善呢,後來交給沈家了,中間當然還有許多糾葛,善學慈善目前不是沈家在經營了。到了近代,因為沈陵的影響力,沈家後人用沈陵的字孝原,設立的孝原獎和孝原獎學金……】
官方微博也都紛紛轉發,國家也親自下場。
【天吶,難怪我們國家慈善是古董!這麼早慈善就能做的這麼好】
【大家可以去博物館看一看沈陵寫給貧寒學子的書信,這是受過資助的學生的後人拿出來的,真的很感動。】
第136章
二月十日,沈陵回到京城,朝廷已經恢復了上值,沈陵不敢耽擱,到的當天就去工部銷了假,回了京城自然不能披麻戴孝,只能縫一塊布頭在鞋子上表示自己正值孝期。
大家一看到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左尚書寬慰道:「生老病死在所難免。」
沈陵感謝了左尚書一番,他能請到這個假,還是多虧了左尚書。
當天沈家就掛起了孝,告知別人他們家還在孝期,不出門亦不見客。對於沈陵來說,這樣也挺好,省得應酬,每日除了上值,便是回家陪兩個孩子以及安排新家的改造。
年後新家也開始繼續動工了,沈全不在,沈陵讓六福在那邊監工。
學堂那邊沈陵也給兩個孩子請了假,雖說重孫子守孝沒有那麼嚴格了,而且孝期也短,但沈陵希望他們嚴格守三個月孝。
沈陵現在親自教導兩個孩子,年年的功課還算不錯,但在律法和墨義上比較差,律法除了背別無他法,沈陵還讓他多看看斷案錄,嚴清輝記得筆記就是現成的。
這傢伙如今可是嚴青天,在地方的名氣很大,完全是因為斷得一手好案,但也有難處,地方的權貴會針對他。
對於安安,和年年小時候一樣,他還在培養他學習熱情的時候,安安其實很聰明,而且他很專注,如果他喜歡讀書,沈陵相信他能夠有很大的成就。奈何他不愛文學,這既讓沈陵無奈,又讓他不知從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