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自己說,並不是沒來得及上報,而是因為戴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人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將此器獻上使其“流布人間”,你的子孫後代將沒有活人了。
這就明顯讓皇上有了顧忌,心中對戴梓有了防備,他無法確定戴梓這麼做的真意,就算他說的是真的,那也說明,他並不信任金明帝,認為金明帝是個亂造殺業之人。
秉持著認可錯殺,絕不放過的原則,戴梓是必須處理了,但是,金明帝愛才,無法直接按照通敵罪名將他處斬,所以,決定將人流放。
朝中畢竟還是有忠臣的,對戴梓的秉性很是信任,堅信他不會是通敵之人,比如賈代善。
不過,賈代善在後宅中比較糊塗,可是,論起體察聖意,真不見得有人能勝得過他的,他很清楚,戴梓犯了金明帝的忌諱。
或者說,戴梓的做為,任何皇帝都會忌諱,沒有皇帝會同意有不被自己掌控的人事物,所以,他並沒有直接對金明帝表奏擔保什麼的。
甚至,在詹事府議事時,當場阻止了太子少保提出的私下接近戴梓,給予幫助,以便他日將這能人收編,畢竟,自古雪中送炭最是感人,最能讓戴梓這樣的人感激,然後士為知己者死。
因為賈赦成了司徒箏的伴讀,榮寧兩府徹底歸順了太子這邊,所以,賈代善雖然並不是詹士府成員,但因為賈代化是賓客,所以,議事的時候,太子將這哥倆都叫了過來。
怎麼說呢,之前太子司徒策之所以邊緣化賈代化,其實並不全是不放心,更主要的是,在謀略上,賈代化並不擅長。
與賈代善相反,賈代化做為賈家嫡枝,他被從小教導的方向就與賈代善不同,賈代善是負責征戰立功的,而賈代化這邊則最主要的是穩住後方大本營。
就像賈代善雖然戰場上、官場上謀略過人,但後宅處理上稱句糊塗無能都不為過一樣,賈代化在戰場上頂多就能稱一句猛將罷了。
在官場上,賈代化也只是做到了但求無過,不過,在處理家事族務上,他卻極能穩住架,而之前,他在詹士府內,也是充當了管家這樣的一個角色。
當然,做為年幼的太子,就是再厲害,也不可能有這份兒眼力,這自然是金明帝指派的。
其實,原著中,若非賈代化早逝,就憑他的穩妥,已經金明帝對賈家的信任,太子絕對不會那麼輕易被人帶偏。
同樣的,也因為賈代化早逝,沒來得及將自己的人生閱歷悉數交到賈敬手裡,以至於賈敬因為少不更事,被牽扯進了一些麻煩中,最後不得不避世保命,無法教導獨子賈珍眼睜睜得看著寧國府敗落。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造釁開端實在寧一說的根本所在。
當然,賈代化在謀略上的平庸,以及一味的穩妥行事,在年幼,有著少年人特有的衝勁兒的太子眼中,實在沒有重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