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真叩首:“謝陛下。”
皇帝這才消氣,叫他倆起來賜座。
葉真坐下說:“陛下,我們剛才看過郡主了。”
“怎麼樣?”
葉真剛張開嘴,還沒出聲,聽到李謹行答:“神智清晰,身體孱弱,待人不真誠,跟稚玉打探朝堂局勢。”
她急忙補充:“她剛醒來,見著殿下可害怕了,我想不是故意的。”
李謹行道:“那更應該警惕。”
“殿下別欺負她了,你到底對她有什麼偏見,今天把她嚇的,說一句錯一句,太可憐了。”
李謹行一聽葉真處處維護她,更不高興:“她還沒醒的時候,你和明澤就偏向她,這不值得我提防嗎?”
葉真睜大眼睛:“那是她長得可愛,我和六殿下憐香惜玉。”
“哪裡用你憐惜,今天剛醒就套你的話,我看她沒那麼簡單。”
“我覺得未必,她從小被人疼著寵著長大,沒見過你這樣不買帳的,心裡慌亂很正常。她只是想與我示好,方法用錯了而已。”
皇帝重重咳一聲:“你們倆說得好熱鬧?”
葉真閉嘴,眼睛圓溜溜眨巴。
李謹行向皇帝總結:“陛下,郡主確實不像有壞心,但她太能迷惑人。”
皇帝不以為意:“還有誰比你旁邊這個更會迷惑人?”
李謹行轉過來看她,竟然露出認真思考的表情。
作者有話要說:有人提到皇帝自稱的問題,解釋一下,“朕”是正式的書面用語,私底下不多用,皇帝也是會自稱我(吾)的。
唐穿指南說李世民會在魏徵面前自稱世民,我想唐朝君王與儲君,走賢明和謙遜路線的,應當不會在稱呼上托大。況且唐朝是比較開明的朝代,君臣關係很有意思的。
☆、第 12 章
回完話,李謹行陪著她走一段出宮的路。葉真覺得好奇,仍纏著他問:“殿下,你到底為什麼不待見郡主?”
李謹行目光落在她纏著細布的左手上:“一來,陛下叫我提醒她約束自己的言行,二來,我只是覺得你一顆好心,餵那麼多血,換不來她真心相待,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