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女帝對外邦的製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第一任使臣出海拜訪歸來,帶回許多前所未見的東西和書籍,講述了另一個國度的文明。從那時起,女帝就對其十分好奇,派出了更多的船隻車隊去拜訪其他國家,描繪地圖,探索文明。
在她的影響下,也有許多學子研究這些他們口中“蠻夷”的文化,他們很快就發現,這些自己原本並不看在眼裡的國家,有著可取之處,而且有些輕便先進的工具,是雲朝所沒有的。這令許多懷抱優越感的人放下矜持,產生了被追趕上的危機感,他們開始吸收對方的知識,學習別人的語言以便交流。
此時,每年都會有的催婚依舊如期來臨,眾臣子憂心忡忡,女帝十七歲即位,到現在已經快接近不惑之年,卻完全對成親沒有興趣,後宮空無一人不說,甚至對他們獻上去的美貌男子也不屑一顧,居然使喚別人去幫她處理雜物。有官員擔心女帝喜歡女子,然而女帝眼中一視同仁,統統派去處理事情,一點沒有收入宮中的意思。
愁得這些人不斷上奏請求女帝選秀,然而只有第一次被送到女帝面前,被女帝扔回去說不想看之後,再也沒有被內閣遞上去。
他們擔心女帝百年之後,朝廷沒有繼承人,又會陷入鬥爭,這樣一來,這個盛世,很容易就被摧毀。
在這三年來唯一的一次早朝上,對於這樣的擔憂,面對催婚煩不勝煩的女帝的回覆是一句話:“內閣不是做得很好嗎?”
這句話讓內閣的大臣幾乎跪下謝罪,表示自己一向忠心耿耿,只願意為君分憂,並沒有謀權篡位的意思。然而女帝只是用視線掃過他們,阻止了他們的動作。
這位不走尋常路的帝王低頭,光明正大在文武百官面前把玩著一個榫卯結構的小木屋:“有一個優秀的內閣,無論繼承人是誰,都不會讓雲朝出亂子,就算是放一隻寵物狸奴在這個位子上,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朝中大臣跪了一地,他們捉摸不透女帝的意思,究竟是嫌內閣權力太大,想要敲打他們,還是真心實意這樣認為。
這朝中,恐怕也只有舒書蘭一個人和女帝是相同心思的了,分權於內閣,說起來,雖然女帝還是掌控著朝堂,然而如今已經有幾分君主立憲的影子了。
然而事件還沒結束,女帝又拋下另一個炸彈,直炸得朝堂大亂。
“不如這樣,今日修改律法,讓後人不得改變內閣制度,順便再將內閣的選拔處理方式一併寫進去,也免得諸位為難。”
她說這話的時候笑眯眯的,一點沒有勉強的意思,等女帝身邊的額內侍一條條讀出她想要修改的法律時,朝中勸告之聲不絕於耳,女帝就這樣聽著滿殿“三思”之語,定下了這個法律了。
葉羽奇是殿內唯二還能鎮定的人,他早在之前就得知了女帝這個決定,進諫不成,反而被女帝說服。
縱然這個法律定下,日後會出現主弱臣強王朝易主的情況,也可能會被後世的君王廢除,然而對於現在的情況而言,這或許是最好的決定,至少他避免了如今的內閣成員被新皇清算。葉羽奇也是有私心的,他雖然渴望作為賢臣名垂青史,但能榮歸故里的話,誰希望飽受猜忌,自己去選擇困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