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有其他世家人補上。」朱瑩接言。
她又畫了個圈,寫上世家兩個字。
世家從來都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在大齊身上吸血的事情,那些帶俸等實缺的人里,世家子弟就有不少。
難辦得很。
她思索了一路,終於決定:「那就暫時這樣定下……每年都對帶俸官考核一次,太差的就免了。」
王詠問:「娘娘,文武都是這樣嗎?」
聽他問問題,朱瑩愁得都想撓頭了。
她本能地從歷史中尋找先例,想要借鑑一下。
可帶俸官上可推至前朝,從來只聽說過調任,或者增加,沒聽過有大批免除的。
朱瑩又往穿越前看過的那些知識里找解決辦法。
只是她在政務上勞累得久了,穿越前那些記憶,都已經隨著時間,流逝得差不多了。
朱瑩只記得,好像穿越前是有個朝代也存在帶俸官。
她都有點恨自己從前為啥看課外書不多,也不怎麼愛上網了,畢竟到了該用的時候,她才發現自己的知識太稀少,而且記得不牢。
只記得人家那是武官帶俸,好像可以免除實職,從見任官調任過去。有的還可以世襲……
甚至還有皇親身為帶俸官。
除了不許管軍管事,以及升轉艱難之外,跟大齊的也就只剩下名目相同了。
畢竟在大齊,文臣、武將、內臣,甚至女官,都存在帶俸之人。
他們都是拿著俸祿,等待實職出現空缺補上去的。
除了經由皇帝特許,身上按個閒職養老,或者有門路,給自己謀個官吃俸祿的人以外,當初把他們篩選下去帶俸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力不夠強。
也就是說,除非實職上實在找不到人了,需要矮子裡頭拔將軍,或者他們能力練出來,吸引了實權臣子的注意,否則一輩子都只能頂個空官銜,用微薄的俸祿過日子。
「完全沒有借鑑意義啊……」朱瑩沉沉地嘆了口氣。
·
輿停下了。
宮人輕輕敲著車壁,道:「娘娘,御花園到了。」
王詠按住朱瑩手裡的筆,半是嘆半是笑地說:「娘娘命詠隨您到御花園中遊玩,可您卻想正經事想了一路。」
朱瑩歉意地看著他。
王詠又道:「只是畢竟娘娘還在路上,晾著詠,詠也不能說什麼,現在到了御花園,您總該多鬆快些。」
朱瑩便放了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