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宮太監和掌事宮女並排跪下來,尚且驚魂未定,說道:「聖上,是……管著東廠的蘇廠臣,前不久剛帶人把他們抓了。」
聽說是前不久剛被捉走,楊本影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他坐在上首,吩咐道:「你,傳朕命令,叫姓蘇的快把人都送回來。」
主宮太監飛奔著去了。
沒多久,他用更快的速度奔了回來,驚慌失措道:「聖……聖上!蘇廠臣奉太妃之命,把他們杖斃在午門外了……」
楊本影睜大眼睛,頹然地坐在高座之上。
他又晚了一步,和小時候一樣,他又沒能救下給他傳信的宮人。
西清宮的朱太妃,如一張沉網,從半空中壓了下來,叫他無路可逃,終日徘徊在她的掌控之中。
·
自那日以後,小皇帝為人便越發頑劣,處處與朱太妃對著幹,把教他念書的大臣們鎖在宮殿裡頭,自己跑出去玩耍的事情,三天兩頭便來上一回。
大臣們彈劾他的題本,自然被司禮監送到朱瑩案頭,她看見了,便召小皇帝前來詢問。
楊本影和她爆發了第二次爭吵。他本來氣勢很足,可看著朱瑩提起戒尺,連忙慌張地逃了出來。
朱瑩政務繁忙得很,連帶著司禮監也忙。她思索片刻,派內官監李太監,拿著她的令牌,去思正宮管教皇帝。
楊本影實力還不夠,自然不敢觸朱瑩的鋒芒。司禮監御馬監位置緊要,動裡面隨便一個人,只怕朱瑩立刻就能把他召過去責罵。
可內官監的人,就算拿著太妃令牌,他都不會害怕。於是李太監成了他拿來反對朱瑩的目標。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李太監並非行事滴水不漏之人,很容易被抓住錯處,便是將他處置了,朱瑩也說不出半句反對的話。
天瑞九年六月,皇帝以「媚上欺下」的罪名,將內官監太監李不愚削職,令他回家閒住。
朱瑩知曉此事後,果然沒有說他什麼,只是額外派人,帶著重金,將李不愚送回家鄉,安置於私宅中。
同年十一月中旬,受常太后所託,朱瑩升任兩個常氏子弟,命他們到北方要塞戍守。
天瑞十年四月,那兩個常氏子弟攜大勝而歸,給常太后臉上添了許多光彩,喜得她專門派人到西清宮來,說動朱瑩重賞二人。
只是因他們算是外戚,又為唯一一個習武的世家出身,本就與朝堂上諸位世家大臣、各地文人格格不入。
更兼那兩個年輕小子,初出茅廬便立大功,如今受了重賞,便不得避免地招來眾人側目,百官彈劾。
朱瑩保護功臣,把鬧得最厲害的人,全都下了獄。
六月初,皇帝公開反對朱瑩的做法。
他從前只是學習,沒有理政,在政事上如同傀儡,眾臣子一向是忽略他的意見的。
可如今他敢說出自己的見解,大臣們當然也不能等閒視之。
他們用盡一切辦法,要求朱瑩放了入獄的臣子,可朱瑩竟在這種時刻,寸步都不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