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2 / 2)

他知道,父親這樣做,無非是要他提防楚天承,更要掌控好慕謙這把雙刃劍。

因此,楚隱遵照楚天堯的遺命,對楚天承一直都懷著十二分的戒心。

好在自他登基以來,楚天承依然雷打不動地做著他的「風流大王」,每日仍舊只知風花雪月,並未見他有過一絲的風吹草動。

楚隱依舊派武德司的暗探嚴密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確不曾見他有過任何的異動,反倒是他眼前這些明爭暗鬥的臣子們,令楚隱心頭別有一番滋味。

第54章 和親(四)

天啟帝為楚隱留下的四位顧命大臣,分別是裴清、慕謙、顧節、馮遠。

馮遠與林煊、吳啟等均為武將出身,既有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的袍澤之情,又有和衷共濟、風雨同舟的同僚之誼,交情自然非同一般,可以說這算是一個武將小團體,而文臣團體自然還是以顧節為首。

兩派從楚隱還是太子時就爭鬥不休,但對上位者而言,無論兩派如何明爭暗鬥,其結果都是有利於大局的,至少朝政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相對的平衡,這就夠了。

慕謙與裴清則是兩個比較特殊的人。

只要這大魏朝堂還有慕謙在,武將集團就不敢造次。所以,只要楚隱腦子不進水、不抽風,重他敬他,慕謙這輩子都會效忠於大魏,至少在他有生之年,魏室朝堂都不會出什麼亂子。

而對於裴清,楚天堯也曾特意交代過,只要他不做違背天理、禍亂天下、殃害百姓的事,這個老頭子也會效忠於他、效忠於大魏,並且一定會遵守那道密令,時刻緊盯慕謙的一舉一動。

如此,文武將相之間又相互牽制,以達到中央整體制衡的目的。

在這場經年累月的文武之爭中,裴清和慕謙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似的,從來都置身事外,除非文武爭鬥威脅到江山穩固、蒼生安定,而恰好以他二人的資歷和威望又能穩得住朝局。

楚天堯如此謀篇布局,目的是既要給兒子留下有用之臣,卻又怕他們結黨營私威脅甚至架空皇權。如此籌謀,上位者便能把控朝堂,穩固自己的皇權。

此外,他更欲藉此布局牽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慕謙。

事實證明,他的安排只是起到了制衡文武集團的作用,對加強皇權卻並無多大益處,某種意義上反而加劇了君臣之間的不合。

文武兩派爭鬥不休的結果就是誰都不肯放權,遲遲不肯歸政於君。雖說諸相也是擔心少帝年幼一時還穩不住朝局而不肯放權,但在楚隱看來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相較於文武集團間日益加劇的矛盾,樞密府這邊算是比較消停的,至少慕謙每遇重要軍情都會上報少帝,會與楚隱商議如何處理。

最新小说: 绊惹春风(双重生) 和哥哥的恋爱日记 香山浔风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 潘塔斯女神(NP) 碧霄(NPH)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